年轻干部要拒做“三式”青年

当前全国多地针对年轻干部玩心重、混日子、说话随意、口大气粗等方面查摆问题,这场自我革命揭示出部分青年干部在成长路上的“三种亚健康状态”,唯有告别“蒲公英式漂浮”“寄居蟹式依赖”“刺猬式锋芒”,方能坚守为民初心,以挺拔姿态扛起时代重任。

心无定力则行无方向,拒绝随波逐流的“蒲公英式漂浮”。某县年轻干部自查报告中“工作日用手游消磨接访间隙”的细节,暴露出玩心过重背后的定力缺失。这类干部如同风中的蒲公英,在虚拟世界碎片化的娱乐中失去现实坐标。调研数据显示,某省年轻干部日均手机娱乐耗时超4小时,基层走访时间却不足1.5小时,这种娱乐化生存本质是理想信念的缺位,当打游戏解压成为逃避信访调解的惯性选择,当刷短视频挤占政策钻研的时间,年轻干部的黄金奋斗期便在娱乐浪潮中异化为职场缓冲带。破解这一困境,年轻干部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刻苦钻研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滋养为民初心,不断将漂浮不定的注意力转化为服务群众的专注力,使蒲公英的轻盈转化为扎根基层的韧性。

坐享其成则筋骨松弛,拒绝畏难避责的“寄居蟹式依赖”。“上班喝茶看报、下班准时打卡”的混日子心态,让部分年轻干部活成了职场寄居蟹,依赖现成的“壳”躲避风雨,却丧失了自主担当的筋骨。华东交通大学调研显示,85后干部中43%存在“未老先衰”的精神懈怠,将“佛系躺平”美化为“知足常乐”。这种“寄居蟹”思维本质是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认知偏差,当群众诉求被视为麻烦,当乡村振兴视为形式主义,年轻干部便选择“躲进壳中求安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打破这种依赖,年轻干部要摒弃“躺功劳簿”“做太平官”的错误想法,树立直面问题的信心,鼓足动真碰硬的勇气,碰到问题不低头躲着走、背手绕道走,在工作实践中摔打筋骨,使“寄居”的惰性在“啃硬骨头”的实践中逐渐转化为“敢扛重责”的铁肩膀,让寄居蟹的自保本能升华为开拓进取的奋斗激情。

锋芒过盛则伤人误事,拒绝棱角失控的“刺猬式锋芒”。说话随意、口大气粗的作风问题,实质是年轻干部权力观错位的“刺猬式”表现,浑身尖刺看似保护自我,实则刺伤群众感情。某乡镇干部在群众座谈会上拍桌子训话的案例,暴露出部分“三门干部”缺乏群众工作的“柔性打磨”。这种“刺猬”心态常以青春锐气为掩护,将口无遮拦当作直爽,把官僚架子视为权威,却忘了“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的古训。改变这种现象,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始终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勋章”,而非耀武扬威的资本;要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的赤诚做人民的公仆,把“刺猬的锋芒”淬炼为改革攻坚的闯劲,在破除沉疴积弊时敢为人先、在解决“急难愁盼”时较真碰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