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还是‘可以’,你说了算

上周末就想着要记录一下自己平时说话最常用的关键词。想来想去,最后决定花一个礼拜的时间来记录一下自己说“应该”和“可以”的次数,看看自己是不是常常说“应该”这个词汇,以帮助自己更好的了解自我。到现在为止,“应该”说了37次,而“可以”说了21次。这个结果被我猜中了。自己为什么常说应该呢?细细想一下,我把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环境影响。我周围的人,包括家人以及自己的朋友也经常说“应该”。耳闻目染之下,不自觉就会用。

第二,固定型思维作怪。“应该”代表的是理所当然,合乎情理的。每当我说“应该”的时候,自带成见,就失去了主动性。

说“可以”,表示选择和能力。举个例子来看,大家就看出其中的区别了。“当时我应该那样做”,换成“当时我可以那样做”。我想大家都能看出这两句话的区别。这两句话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说出来的话语截然不同。前者是固定型的思维方式,后者是成长型的思维方式,代表的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心态。

“应该”说多了,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失去解决问题的动力。多说“我可以”,“我们可以”,会给自己带来足够的力量,带着成长型的心态,学习的心态,去应对生活工作中的无常。

要完全摆脱固定型思维,我试过了,很难。只希望以后常带着学习和成长的心态,让自己的成长型思维多一点,固定型思维少一点。小小感悟,希望也对您有所帮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