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电影《沉默》,于是又找来了原著小说看,上次这么做,还是少年派的时候。有趣的是,看完电影后我的心头还能涌出许多想法来叙写下来,读了远藤周作的原作后,拿起笔杆想要写些什么,内心却隐隐约约地退缩了。
《沉默》这本书包含了太多层面的思想,如果你想要面面俱到地去详述,很快就会发现根本无从下手,无论怎样发表自己的见解,总会有力不从心的无力感与肤浅的认知。
稍微能够理解马丁•斯科塞斯的心情了,这位举世闻名的大导演呢曾经花了将近30年的时光来准备这部电影。对于越是珍视钟爱的作品,可能就越难以选择以何种方式来讲好它的故事,总是想要将书中的思想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然而到最后,更多的依然是自己的主观解读。
《沉默》的剧情本身并不复杂,讲述了葡萄牙传教士为了寻找恩师费雷拉神父不远万里来到当时正残酷镇压天主教徒的远东国家日本,在经历了种种痛苦与悲伤的是是非非后,被迫弃教,作为一个日本人度过余生的故事。
书中充斥着主人公大量激烈的心理斗争,宗教的异同,文化的碰撞,对信仰的怀疑,对自我的否定,对神的否定,对人性的拷打,一大段一大段的心理描写,这些都导致了本书成为最难影视化的那批小说之一。
看电影的时候,我是深受震动的。
然而阅读小说后,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虽然日本本土也好,天主教的信仰也好,都非我日常生活所能接触到的文化与环境,但远藤周作的文字却能够将我代入那个数百年前的世界,去感知主人公的痛苦,并引发深深的思考。
小说中的洛特里哥一直都在寻找答案,渴望离他的主近一些,然而直到他弃教会后,他才真正理解了身为神甫的意义。
日本的官员也好,翻译也好,他们总是对于踩踏神像行为强调着一句话:“只是形式上而已”
这句话就我看来非常关键,因为当神甫将脚踩向他心爱的上帝之子的脸庞时,这才终于将信仰由外在的形式转变为内在的爱。
整部小说完整地描写出了神甫的这一转变与心灵升华。
即使他的此次蜕变伴随着血泪与痛楚。
一开始自请到日本去的神甫心中所抱的觉悟是浅薄的,甚至有沽名钓誉的成分在,他渴望受苦,渴望像他从小到大所憧憬的那个人一样,走同样的路,被背叛,被异教徒唾弃,受到审判,最后在万众瞩目中为自己的信仰赴死。
在他内心描摹的图景是悲壮的,然而现实呢?现实中那些苦难的日本天主教徒们的殉教又是如何的呢?绑在十字架上被大海吞噬的三个人,毫无预兆突然被砍了头的独眼信徒,他们无论是以何种形式殉教的,都不会有他心中所想象的那种神迹出现。
大海依旧沉默着,正午的阳光默默地铺洒在地面上,世界不会有任何变化。
“在牺牲的祭坛前,长笛声响。那时,天空阴暗,太阳躲到云里。‘日头变黑了,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成两半’,这是长久以来想象出来的殉教情景。可是,现实里看到的百姓殉教,就如他们所住的小屋,他们所穿的破烂衣服一样,是那么寒碜,可怜!”
这样的殉教并无任何意义可言。
即使神甫自己这般死去,又对世界有何益处呢?
除了自我满足之外,甚至对于如牛马般辛苦活着的日本信徒而言,连自我满足都算不上,顶多只是从这个残酷苦难的世界解脱罢了。
神甫质疑自己,他所期待的,是这样默默无闻地殉教吗?难道不是光荣的死亡吗?
他甚至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动摇。
因为他的神总是沉默着。
无论祷告有多虔诚,无论流下多少泪水,无论付出多少牺牲,他们始终得不到回应,神沉默着。
神甫感到恐惧与愤怒,如果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神的存在,如果他们的祈祷都只是对着空气的念白,那么他的漂洋过海,他的流亡,他的坚持,还有他们为所谓信仰的赴死,岂不都成了一场闹剧?
在这里我并不打算探讨神是否存在这个哲学性质的问题。
和过去一样,我始终认为只要你心中有,便是存在。
神父渴望得到回应,当他自以为自己在与上帝之子走同一条路时他得到的是沉默;当他束手无策拼命祷告时得到的是沉默;当他顽强地坚守着不弃教(即便是形式上)的信念时得到的是沉默,直到最后,他再也无法让他人为自己受苦,再也受不了良心的折磨,不再束缚于神甫的身份之时,他终于得到了回应。
“踏下去吧!
我就是为了要让你们践踏才来到这世上。
为了分担你们的痛苦才背负了十字架的。”
在弃教的那一刻,神甫与他的上帝之子无限接近。
而可能也是此刻,才真正明白身为教士所应抱有的觉悟。
神甫将教义教给信徒,而不是要将痛苦与灾难加诸于他们身上。他爱他们,即要为他们分担悲伤,如果世人去信仰神最后只能得到死亡与苦难,那即便要带走这份信仰,即便会沦为教会的污点,即便自己会被钉在传教历史的耻辱柱上,也要一己承担下来。因为,并非只有死亡才是牺牲,神甫为了信徒弃教也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殉教,赔上他的一生与荣誉,又何尝不是悲壮至极呢?
“神职人员会强烈指责我做冒渎的行为吧。我即便背叛了他们,但绝不会背叛主。我用与以往不同的形式爱着那个人。为了了解他的爱,到今日为止所做的一切都是必要的。在这个国家,我现在仍然是最后的天主教司祭。而,那个人并非沉默着。纵使那个人是沉默着的,到今天为止,我的人生本身就在诉说着那个人。”
我想小说对神甫将信仰从外在的崇敬模仿化为内在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牺牲这一转变的描述正是最为华彩的篇章吧。
当我阅读着书上的文字时,感受到强大的张力。正如电影《沉默》的导演斯科塞斯和主演加菲尔德所言,这部作品有太多可以挖掘的部分,关于宗教,关于文化,关于信仰,关于共存,关于人们对于新生事物的疑惑,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你都可以找到自己渴望了解的部分。然而最为打动我的,依然是神父转变的这条线索。
从前读过宫泽贤治的小说,这位日本作家同样对自我牺牲这一主题刻画很深,他的天蝎之火,即便过去多年,依然如启明灯般燃烧着。远藤周作最终在神甫身上实现的自我牺牲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神甫一直渴望自我牺牲,但一开始那是假的,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愿,希望被抬到圣人的地位这样的心理作祟罢了。直到最后他为了他人弃教踩上自己的信仰,独自承担那份痛苦时才真正达成了自我牺牲。
天蝎之火同样在他的心中燃烧着。
可以说,最后他是领悟了的。
后记
我诚惶诚恐地写下以上这些文字以表达自己对本书一些浅薄的见解。然而无论如何遣词造句,碍于文力有限,难免词不达意。但我心中对《沉默》这部书的敬爱却是真挚的。
读书的时候也做了不少摘录与笔记,但愿今后写作能学到一二,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