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型抽象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问题可以被抽象为一个 DAG(有向无环图)那么这个问题都可以用来并行计算。常见问题可以抽象下面两种模型。
1) for 循环的展开。
for(int i = 0 ; i < N ; i++)
work(i);
这种问题可以分解为 N 个问让 p 个 cpu 同时计算。
2)divide and conquer, 分治算法。
int work(int start, int end){
if(end - start < N){
//do some thing
}
work(start, (star+end) / 2 );
work((star+end) / 2+1, end );
}
通过divide 的方式将问题划归为一列不相关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可以同时被顺序解决。这样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常见的例子为,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
2. 问题分析
对于样的模型,我们如何对它们进行量化分析呢?在这里需要定义两个指标 work 与 span。
Work 是在顺序执行的情况下的总计算复杂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复杂度。
Depth(span) 是指每个处理器被分配的任务。通常情况下是一个 DAG 图中最长的路径(如如图中的黄色的路径)。
几条定律
在分析时间复杂度的时候,我们暂时抛开内存和通信上面的开销。
1 speed up
2 时间复杂度的下界
其中 p 是处理器的数量,D是上面提到的 span
3 时间复杂度的上界
为了证明上界,我们讲将整个 DGA 图转换为上图的的模式。可以分割为一个个的 phase(图中的黄色分割线),中间的蓝色点就是 critical path,也就是我们之前讲的 D 。这个新的图有如下性质:
- 每一个critical 路径上的一个节点就是一个 phase。
- 同一层上左右两边的非关键路径上的node代表一组task,他们之间没有相互依赖。
- DAG 图中的每一个点都会出现在一个 phase中。
代表每一个phase里面的work数目。 。
这里有由 ceilling 的转化公式 转化而得。
其实直观的理解这个就是阿达姆法则 是可并行化的部分而 是不可并行化的。
所以增速
- if (work optimality)串行与并行的work是一样的。
3. 设计并行算法
那么为了设计并行算法要实现的目标是 Work 与 span 都要小。
Work efficiency: A parallel algorithm is work efficient if it performs asymptotically the same work as the best known sequential algorithm for that problem.
需要遵循两条原则
- work optimality: w = w1 = O(n) if possible
- low span,
对于 divide and conquer 的问题的理论上最优是
对于 for 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