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非常兴奋地收到了一份大礼包。送礼的人是一起参加妈妈读书会的赵霞妹子,她通过七观书院快递公司的快递小哥许忠飞先生送来的。

大礼包里琳琅满目的,丰富至极。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拆完所有的礼物,发现这些礼物都是智力类的,对于我这种智商不太高的人,是个挑战。
不过,我有个优点:就是比较倔!不是一般的倔。
首先,把玩具按照许快递的讲解(给这个快递员五星评价!!!)逐个看了一遍,然后找到自己的初始卡点:亲和、聆听。
接着拆解“亲和”
(1)柔顺剂:我很好奇……我特别想了解……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
(2)回放:积极、正向的词汇,价值观词汇;
(3)道出目的,请求许可。
拆解“聆听”
(1)自主式聆听
(2)聚焦式聆听
(3)全息式聆听
场景练习一
拆解完卡点,接下来就是运用对话场景,突破卡点了。到哪里找跟我对话的人呢?谁可以让我练习一下当教练?
看着屋里的儿子和老公,我思量着怎么跟他俩讲清楚我要做的事情。结果,我脑子子里一番自我对话后,就放弃了!(注:“限制性思维”出来捣乱啦!)
周一早晨起床,我洗漱完毕。
“越越,越越!”我轻轻喊了两声,拍着还在熟睡的儿子,然后摇了摇他的身体,直到他睁开眼睛。
我看着他,他也看了我一会儿。接着伸手给我,我拉了他一下,他立马起身了。
脑子画外音:哇塞!我刚才hold了?!首先我在喊了儿子的名字后,删减了“起床了”这句话;其次,我使用了静静等待他睁眼,没有用“抠、挠”等引起身体不适的方法强迫他睁眼;接着继续hold住嘴巴(不说废话)等待,儿子伸手示意我拉他起来。
值得点赞处:
“聚焦式聆听”和“全息式聆听”的前提是hold住自己(评判、说服、给建议),对于平时惯用“自主式聆听”的我而言,最最重要的就是hold住自己的嘴巴。不仅仅是日常对话中要hold住,唠叨时也要将“hold住之剑”常悬于眼前。
场景练习二
我和儿子相约出门过早。
儿子一出小区便开启了分享故事模式。
“老妈,我给你讲《海贼王》吧?”
“好啊!讲哪一段?”
儿子一愣,我的问话出乎他意料。平时我都不问,他直接开讲,噼里啪啦可以讲很多很久。主动问一句,既表示我有兴趣听,也表达了我不会无休止地听。儿子也自动将故事从连续剧模式压缩成电影模式。一举两得!
“讲空岛那一段吧?”
“好啊!”
“有个叫空岛的地方,那里有一种习俗。每隔一段时间,人们就要将村里最漂亮的姑娘杀死,给村里的神祭祀。有一天,村里又选出了一位漂亮姑娘,准备祭祀给神。姑娘也知道自己的即将丧命,一副坐以待毙的样子。”
“啊!……”我刚想就儿子讲的发表一点议论,天空飘来两个字“hold住”。
我把啊后面的话咽了下去,嘴里滑出了一句:“然后呢?”
儿子停了那么一秒,我敢肯定他停了一下。表情有点兴奋的样子,我读到的是“老妈你有兴趣听呢”。(画外音反省:以前我会发表自己的议论,一来表示我有兴趣听,还很积极反馈。其实,那样的议论式表达是打岔的表现,会影响儿子讲故事,而且变相拉长了讲故事的时间。)
一秒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儿子继续:“诺兰度拦在姑娘前面,劝阻村民停止这样残忍、愚昧的祭祀。村民不听,说如果不这样祭祀,神会发怒,降灾难给村里。诺兰度见村民不听,只能强行救人!他跟村里护卫队的卡尔加拉队长和他带领的人打起来……”
“后来呢?”
(此处继续hold住表达的冲动,运用“聚焦式聆听”,带着好奇心)
“后来,诺兰度打败了护卫队,把姑娘救了。神从草丛里爬出了出来……”
我重复了一句“神?从草丛里,爬出来?”
(此处运用了“亲和”里面的“回放”,充分满足和激发了儿子继续讲故事的乐趣。)
儿子乐了,笑着说道:“是一条巨大的蟒蛇,村民把它供奉为神!”
我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仍然hold住自己的嘴巴。
“诺兰度一剑斩杀了蟒蛇后,很快发生了地震。村民们都害怕极了,说是神在惩罚他们,要求杀死祭祀的姑娘和诺兰度。诺兰度知道无法跟村民讲明白,只能选择跟护卫队的人继续战斗……”
……
儿子完整地讲完空岛的一段故事,我也将“埃里克森教练”课程中的卡点“亲和”、“聆听”做了一次练习。
其中,“hold住”、“然后呢?”“后来呢?”运用得比较到位。多练习,在聆听和表达中,反复刻意训练自己的耳朵、眼睛、嘴巴,特别是神奇的大脑中的视觉脑!
其他的礼物陆续领悟、练习……敬请关注!
精彩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