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践行写作这件事上有点犯难,方向感不是很清楚,然后就一直在琢磨,如何让自己在写作上的目标更加清晰,因为只有写作目的明确,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去写,不然的话很可能写几篇就不知道要写什么了,也没太强的动力继续下去。
每个开始写作的人背后都有不同的动机,有的可能是希望通过写作增加自己的影响力,有的可能是想通过写作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还有的可能是为了不断的提醒自己……
不管是为了什么,找到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个动机才是让自己保持写作热情的关键。
对我来说,"不断的提醒自己" 可能是最重要的动机了,当初开公众号,就是为了能有个地方可以不断地记录和分享自己学习成长的心得,不断的提醒自己。当然,如果自己的分享能对别人有用,顺便 "提醒别人" ,那就更好了,不过最起码得先对自己有用,得是实实在在能改变自己的内容才是值得传播的内容。
"不断的提醒自己" 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学了大量的知识,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生活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那道理没用,或者不够深刻,而是我们在践行的时候出了差错。
最近学习认知方面的相关内容,对此感受更为深刻,人脑是善忘的,特别是在一些对我们有长远影响的事情上。有时候我们可能明明已经知道了一个行为的坏处,到真正需要做出选择时却往往还是重蹈覆辙,抑或我们可能知道一个行为对自己的好处,在需要落实的时候却一直拖延着不去做。
比如在 "提前准备" 这件事情上,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准备与临时抱佛脚的效果是大不同的,很多情况下我们遭遇 "时间不够用了" 、"没有提前预料到" 、"当初不要怕麻烦就好了" 等等尴尬时,才会想起 "提前准备" 的重要性。这与我们对行为与决策的认知不足是息息相关的,这种认知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元认知(笑来对元认知的文章),即我们对自己所做的决策是否合理的认知。
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掌舵人 Ray Dalio 在其《原则》一书中就这一问题给出了应对的方法,即,当我们有一个想要达成的目标时,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日常生活中做出与之相关的两种选择:
劣选——基于一级效应作出的决策
优选——基于一、二、三级效应做出的决策
过于看重一级效应,忽略二、三级效应而做出决策的人,一般很难实现目标。
什么是一级、二级、三级效应?
我们的行为决策在付诸实践后,会对自身产生多个层级的影响效应,一级是最直接及时的效应,二级、三级相应的则是比较长远的效应,并且往往与一级效应是对立的
打个比方,在锻炼身体这件事上,人的天性是好逸恶劳,刚开始锻炼就是难受和花时间的,这就是一级效应,而从长远来看,锻炼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健康,拥有更好的体形,这就是二、三级效应,难受和花时间往往是我们不想要的,健康和好身材则是我们渴望的。虽然说平时我们坐下来定目标和列计划时都是奔着二、三级效应去的,即,我们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可等到我们需要落实具体计划,做出选择时,却往往会因为一级效应的影响而产生逃避心理,做出有悖初衷的选择,也就是不想付出辛勤的汗水。
不劳而获也许是对我们这种惯常心理行为的最佳描述了。不只是锻炼身体上,在一些长远目标的实现上向来都是这样,写作也不外乎如此。
我们都知道长期持续的写作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变化,诸如让自己头脑清晰,思考质量变高,沟通和表达能力变强,以及其它各种意想不到,言之不尽的好处,可到真正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践行写作这件事时,高质量信息源获取的繁杂琐碎,思考处理的费时费力,表达输出的磕磕绊绊……所有这些我们还不习惯,还未擅长的事往往会让我们在动笔前望而却步,或者写两行就开始裹足不前。
所以,在我们每一次遇到类似的选择题时,不妨动用一下自己的元认知,问一下自己:什么更重要?
基于长远效应做出的选择比基于短期效应做出的选择更重要!
这就好像高速公路上的分岔提醒,在我们高速行驶时,提前出现并提醒我们别走错岔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