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可 每日一省 695
1月18日 居家隔离7
1、建造冰糕
前天晚上我们全家弄了一杯雪糕料,放在冰箱里冷冻,昨天出来了,味道棒极啦!昨天晚上的时候孩子就自己建造了雪糕,这次他自己换了一个他喝水的玻璃杯,然后只放了一些矿泉水进去,他说了他想尝试一些水做成的冰糕。昨晚放进去之后,孩子一会儿一会儿迫不及待的去看有没有冻好,就是孩子的好奇心爆棚的感觉,就是孩子特别期待他自己的人生的第一个冰糕的建造,人生第一次嘛,总是特别值得纪念的,爷爷就提醒他,不要一会儿一看了,暂时时间太短了,还达不到冰糕的状态呢。
上午在家玩了一会儿后,孩子想起来自己建造的冰糕,然后当孩子从冰箱里拿出来他自己用杯子做的冰糕的时候,真的是给我惊呆啦!杯子换成自己喜欢的,冰是自己喜欢的矿泉水,然后放入一个小勺子,这小勺子的作用就相当于是冰糕的那根棍。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尝试能力和好奇能力这下都在这个冰糕里面了。特别是孩子拿出来时,孩子脸上洋溢着那种满满的成就感,就是成就感爆棚的感觉,孩子兴高采烈的和我们每一个家人开心的分享这他的这份喜悦和开心!“爷爷,你看,这是我建造的”“奶奶,这是我建造的”“妈妈,我建造的”“爸爸,这是我建造的”,看起来好好吃的感觉呀,哇,你也太厉害了吧,自己建造出来了冰糕呢。然后孩子自己开心的愉悦的成就感满满的津津有味的品尝着自己建造的冰糕。
我就做好教育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要尝试的感觉给予300%的支持和保护,对于孩子的成就感给予及时的点赞,赞美的赞赏!时时刻刻做好妈妈的角色。
2、把原本有矛盾的孩子和老公转换成一家人都开心的状态和感觉
今天下午解封了,老公带着孩子下去玩儿,在我给孩子给孩子拿口罩的时候,嗯,然后我就给孩子拿了之前的口罩,孩子说他想要那个哆啦a梦的,我一拿出来一看,哎,这个哆啦a梦的包装精致还好看,他说那是爸爸给他买的。我说哎呀,爸爸真好,这爸爸给你买的口罩都这么精致呀,爸爸真是太好了,爸爸真爱我们呀,我们要多爱爸爸哦。然后专门拿着蛋糕卡,本来想着他给孩子买个蛋糕回来,当老公带着孩子出去玩很久之后回来的时候,我刚好在听幸福家庭必修课,听见老公和孩子回来了,我赶紧出来迎接,老公手里空空的,孩子骑着滑板车有点气呼呼的小感觉,我就问,买的蛋糕呢?老公说就在楼下滑滑梯那玩了一会儿,没出小区,压根就没去买蛋糕。孩子这时候也在旁边不开心的说着,“啥也没有买”刚才都说好的去买甜甜圈呢,没有买。哎呀,老公,是我想要吃蛋糕里,我需要,我今天就是想吃个小蛋糕,老公,你去帮我买一个呗,正好孩子和我都需要你。老公原本是不乐意的,我这么撒娇示弱精准表达我需要孩子更需要,老公需要充分发挥老公和爸爸的角色。这不,老公赶紧又戴上口罩带着孩子去面包店啦。这次回来,孩子开心的不得了。孩子一回来就给我们展示,他买了他最最喜欢的甜甜圈和热狗肠,还和我说,妈妈,这是给你买的蛋糕。是吗?太感谢啦!这蛋糕就买一个吗?你不吃吗?妈妈,我买的是甜甜圈和热狗肠,这是给你买的蛋糕。然后我看见账单上又多了100块钱,瞬间我秒懂,老公又给卡上充钱啦!这赞美了孩子之后,拉着老公到卧室,香一个。老公给我们买东西跑腿还花钱,奖励一个香香啦!然后在准备吃蛋糕的时候,明显感觉孩子也想吃呀。那正好呀,把老公也叫过来,我们三个人,你一口我一口分着吃呗。我最最佩服老公的就是,人家自己感觉这蛋糕热量太大,人家就是一口都不吃,一丁点都不吃。然后不吃也行,那就拉着老公坐在我和孩子旁边看着孩子和我一口一口的吃。吃蛋糕的时候,真好脑中闪现角色扮演,要不今天我当孩子,你当妈妈吧,你来喂我吃蛋糕吧。咱俩一人一口。俺小着,你那么长,俺不想当大人,俺想当小孩,妈妈,你是大人,你来喂吧。这孩子还不乐意啦。教育时机未成熟,那我还做好我妈妈的角色吧。吃到最后一颗草莓时,我跟孩子说,妈妈想吃草莓,孩子说他也想吃,我问孩子,那该怎么办呢?现在就一个草莓啦!妈妈,要不这样吧,你咬一半我吃一半。好呀好呀。吃个蛋糕给我们一家三口高兴的呀,没法用精雕细琢的成语来形容。原本孩子和老公还有点小误会小矛盾呢,这一下子在共同去做事的过程中给烟消云散的化解啦!
3、妈妈,咱们读书吧——秒睡
吃过晚饭后,公公说他要下楼去转转,这么多天都没下楼了。他要去转转,一般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开心的跟着爷爷下楼玩。孩子今天很平静的没去。然后老公说他也要继续跑步去了,老公之前每晚养成的好习惯,跑5公里。这刚好就婆婆,孩子和我在家。我们刚把餐桌收拾好。孩子就和我说,“妈妈,我们一起读书吧。”“读哪本书呢?”“就是那个裤,短裤,内裤”(孩子说出这句话,给我和婆婆笑半天,孩子记住了这个最最好玩的裤字,还好奇的想要一起读呢)“好呀”孩子自己要求读书呢!妈妈我心里窃喜呢。然后我先去准备烧一壶水,婆婆说她准备切点水果,孩子开始去拿他的书。然后我们坐在沙发上准备开始时,孩子还和我说,妈妈,我还要站在这里,(前天晚上,我们全家第一次玩接词游戏,孩子就是站在茶几前面对着沙发上我们四个人,感觉有种一对四的感觉,孩子全程兴高采烈活蹦乱跳思维超常活跃,就是聊了一个多小时的接词游戏后,孩子全身都是冒汗的感觉,就是这种超级兴奋的感觉孩子特别的喜欢)。孩子要求他还要站在他原来的位置。(这也让我感受到了位置固定的魅力所在,吃饭坐位固定,书桌下地摊固定)。然后今晚是一对二,明显感觉孩子今天有点瞌睡的感觉,就是状态感觉就不兴奋,然后接了一会儿我就感觉到我们大人的词汇量接不住了,咋办呢?我把我的字典拿过来翻一下,发现脑中没有词的时候去翻字典,这感觉都延迟了都没有那种惊喜的感觉了,看起来还要注重平时词汇的积累。
然后聊着聊着,感觉孩子有点揉眼睛,就是眼有点睁不开的感觉了,然后孩子就坐在沙发上,坐在妈妈和奶奶中间,然后我们继续接词游戏,接着接着孩子没声音了,真的是1秒钟入睡呀。孩子已经睡着啦!孩子的这个本事也是我需要学习的,玩的时候疯狂的玩,睡觉的时候秒睡,这也是一种本事啊!这哪是养个孩子呀,这是养了个让我们父母越来越好的最最最贴心的天使呢!这样的宝宝感觉一个太少了,多给我来两个吧。
今晚接词时孩子带给我们的惊喜,在我说到四时,孩子脱出而出“四川”。这个词我们很惊讶呀,我想起来了,最近爸爸在和孩子玩拼中国地图时,爸爸给孩子在玩的时候聊过新疆呀,西藏呀这些省,还有就是孩子每次听到新疆就会说新乡,孩子告诉我们说,他班的同学老家在新乡。所以我们说新疆的时候,孩子就联想到新乡。
当我说“生”的时候,孩子来了一句“生气了我走了”。我又惊呆啦!原本孩子和我就会在生气的时候自己难受或者是离开生气的地。这现在还在竟然会精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感觉。就是这个让我特别的惊讶。其实昨天有两件事也是让我感受到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一个就是,我在书桌前听课写东西时,奶奶陪着孩子在上下铺的上铺正在建城堡,然后我突然打了一个喷嚏,孩子立马扭着头对下面的我说“妈妈,你给我吓一跳!”然后我们哈哈大笑,然后又继续各自干自己的事了。第二个就是,孩子在和爸爸一起玩时,爸爸刚好手劲有点大,孩子就给爸爸说,爸爸,你弄疼我了,爸爸,你轻一点吧。现在孩子随时随地都是表达着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觉,这是我长这么大都梦寐以求做不到的事情。这也是我需要向孩子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