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我去幼儿园从来不哭不闹,玩得相当开心,因为在那儿,有很多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有老师当裁判,吵得再凶也不会挂彩,不团结的的小火苗随时会被老师的威严及时熄灭,还是其乐融融的。
在幼儿园里,我们会上好多课。有拼音课,数学课,绘画课,音乐课,舞蹈课,手工课,丝毫不亚于现在的教学课程。老师是个多才多艺的专业幼师,姓吴,长的矮矮的,圆圆的脸蛋,整齐的牙齿和有着温暖目光的大姐姐。她是我们西村的姑娘,学成归来就支教到我们大队队办幼儿园,为我们村子的幼教事业奉献了一生。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去看看她,除了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依然有着阳光般的朝气和温暖的气息。
吴老师除了会弹脚踏风琴,拉二胡,还会拉小提琴,所以我们村的孩子是幸运的,从小就能得到艺术的熏陶。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是我们村在乡里出彩的大日子。一大早,老师就会给早早到来的孩子们化妆,描眉、抹粉、擦胭脂、抹口红。因为只有一个老师,大队就会派好几个大姐姐过来帮忙,管理这一群小演员,看看有没有不小心把妆蹭掉的,及时补妆。服装没整理好的,及时整理。有个很特别的小伙伴,她每次上场前都哭,所以需要赶紧哄好,还要快速补妆,真是难为这些姐姐们了。我就不哭,使劲撅着小嘴,就担心把口红吃掉,麻烦姐姐们再给补妆。
我第一次上场表演的舞蹈是《我是公社小社员》。那时的服装是东拼西凑来的,老师也真是有办法,把爸爸的白衬衣穿在最里边,外边斜披着五姑的大红外衣,腰间扎个红腰带。小镰刀是用纸壳做的,用墨汁抹成黑色,刀刃是白色的颜料抹成的,加上用高粱杆缠好的镰刀把,一把轻巧的,逼真的镰刀就做成了。舞台上,一群小朋友变换不同的队形,挥舞镰刀割麦的动作像模像样,获得了满场喝彩,这绝对是毫无竞争对手的优秀节目。
我生平第一次踏上舞台,独唱的是《洪湖水浪打浪》。小小的我站在空旷的剧院舞台中央,竟有些胆怯了,把老师给编排的好几个动作都忘记了表演了。好在其它动作还算连贯,加上夜莺般的歌声从小小的身体里发出,竟然把观众打动了,丝毫没受缺少了几个动作的影响,依然拿到了优秀歌唱奖。虽然在下场时,老师用小提琴的弓轻轻的敲了一下我小小的头颅,我知道,那是警告我以后上场前要认真准备,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也的确记住了,再没犯过同样的错,歌也唱的越来越像样了。
老师会和我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她当老鹰,能把我们追的惊慌失措,我们会一起跳皮筋,丢沙包,跳房子,弹玻璃球,抓石子,也玩丢手绢的游戏。课间,老师和孩子们是疯了的。但上课时,老师会教我们画好看的画,会细心地帮我们保存好,毕业时还我们。她教我们折纸,手指灵活了,大脑自然聪明。在地上写出数学算式,我们就轮流写答案,一定是答的又快又对的孩子,才能得到老师发的小红花。因为提前学了拼音,我早早的就能自己看懂注音读物了。上课时的我们是安静的,专心的,精力高度集中的。
幼儿园的日子每天都过的特别充实,有老师如斯,难道还有不爱上幼儿园的孩子吗?我觉不会有。爱我的吴老师,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