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参加过高考学生的家长,说几点志愿报考中的建议吧,希望对大家有用!
如果您是即将面临高考的孩子家长,建议收藏。
1.关于招考志愿,家长要做哪些工作。
家长是需要做功课的,提前根据孩子的模拟成绩去了解那些对应的学校。你可以根据往年情况自己统计一些数据,如选择高校的优势专业还是更好学校的普通专业,这点报志愿时很纠结的。不要完全指望孩子,因为孩子从高考完到志愿填报,时间很短,还有很多事,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比较和统计。而且孩子从来没关注过志愿问题,想马上进入状态不太容易。要想不后悔,就要多做功,早做功。不要等到报志愿时临时抱佛脚。我们在填报时,本来在一个方向研究的很透了,却在报名时大变方向,这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提前准备。
2.关于报考志愿是否要找中介,见仁见智吧。
一方面,中介的信息量很大,有充分的统计数据,掌握着很精确的资源,足够了解相关的学校和专业。
另一方面,中介报志愿可能偏保守,他要确保尽可能命中目标。中介可能更看中专业,而过分强调优势专业,就降低了学校。中介对于他看中的目标,可能会向你大力推荐,这会影响你的选择。他看中的未必是你看中的,但你又不懂,只好听他的。
所以,中介是把双刃剑,要考虑清楚,最终决定最好掌握在自己手中。
3.有的人会选择从网络中介来填报,这样的确很省事,但也是部分失去了自主性,导致最后没选择到理想的专业和学校。
4.有的家长没做功,什么也不懂,可能去问原来的老师或亲朋好友。老师的话,相对比较可取,因为老师了解孩子,对报志愿可能更熟悉些,但老师往往也担心自己做不好,误导了孩子,所以可能不太敢做主。亲朋好友一般是好意,但他们可能不太了解孩子的个性和志向,只是从别人或自己的经历中提出参考意见,针对性不太强,误导的可能比较大。各个分数段的学校也不一样,他可能更熟悉自己孩子曾报过的那个分数段。
5.要充分利用强基、综招和提前批。很多人对这些不太重视,但这些里面经常有低分高就的机会。
6.要定好几个目标学校,高校一般有专人负责回复,他们很多是学长,经验挺多的。一定要多打电话问问。
7.要充分了解所报专业的难易度和就业情况。热门专业报考者太多,竞争大。冷门专业报考者少,但既然是冷门,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以孩子能接受为原则,千万别人云亦云。
8.最终敲定时,肯定会再三犹豫,这是必然的。志愿在前在后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方向。孩子重点强调的意思很重要,要充分考虑。比如,学医很热门,但专业课也相对比较多。
9.要考虑好冲、稳、保的关系。没有冲,就失去些好机会。没有保,就很危险,会有滑档的可能。
10.关于城市,大城市对人的眼界拓展的确很重要,但不能因为过于考虑大城市而放弃很大的机会。用分数换城市并不十分可取。同等情况可以优先考虑大城市。城市、学校、专业,三者要统筹考虑,不能只强调一边。
11.再次强调自己做功的重要性,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尽可能精力多往上靠,别抱着怎么都行的想法。报完后可以怎么都行,报完前要多了解。一个念头,就改变了孩子一生。如果做功不充分,最后连比较的资格都没有。很多学校和专业远不是想像中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