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笑?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相信你的答案99.8%一定是:因为开心!
但是为什么会开心?可能99.8%的人都答不上来。如果让你讲个笑话,也逗别人开心一下,你可能就懵逼了!
你一定会觉得,我天生就没什么幽默感!
然而,我想说的是,幽默不是天生的,幽默其实是有套路的!就像是喜剧一样,剧本总是写出来的,不是天生就存在的。
本文将从三个部分,跟大家探讨幽默的逻辑,即为什么我们会笑?
第一部分:人为什么会笑
引起人们笑的背后逻辑,总归来说有那么几点:
1、打破预期
2、看他人出丑
3、简化表达难以启齿的客观事实
4、唤醒之前的记忆笑点
1、打破预期
创造意外,是一切幽默的核心!
简单来讲就是不按套路出牌。对于打破预期,大致有以下3种方式:
原本不相关的信息,借助修辞手法,使之产生相关性
这种大多数出现在语言幽默上,比如说相声、脱口秀等等。比如说,某期脱口秀大会韦若琛的段子:
突破预期的神转折
这种神转折是喜剧创作的核心,如果是连续多层次的预期突破,往往可以产生叠加效果,笑声不断!
比如,笑傲江湖周云鹏那一期盲扑:
在快速的语境下,人们的思绪会跟随着表演者,通过思维转折产生笑点。
超出正常的认知
打破正常的认知,把不正常合理化,以夸张、突兀的行为行为,让人产生一种“这样也行”的惊讶!
比如说,百变大咖秀的王祖蓝,扮演妃子的宋小宝!
2、看他人出丑
看到他人出丑,是除了打破预期之外,创造笑点的第二个核心要点。
特别是那些很得瑟,很嚣张的时刻突然改变出丑,就会引起笑声,简称帅不过3秒!
比如说,开心麻花的电影《羞羞的铁拳》,沈腾从空中飞落,直接下跪的场景。
当然,这种出丑一般不会造成太严肃的后果,比如说造成伤害,事态过分严重等。如果出丑程度太严肃,那么人的情绪就会转向可怜,而不是笑了。
比如说比如说经典的小品《吃面》,宋小宝的连吃10多次碗面,台下的观众被逗的哈哈大笑,因为观众知道,这是在表演,不会出什么事儿。
如果换成台下训练,为了在台上能吃完5碗面,台下要每天强迫吃到吐(虽然不太可能),那这种严肃感就不会让人产生笑容,而是会引发人的怜悯心了。
3、简化表达难以启齿的客观事实
对于那些无法通过直白的表诉,或者可能会被和谐的信息,通过某种合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样可以产生笑点。
难以启齿的话题,大致有两种:
其一、想说却不能说(正经的)
其二、自己不愿意说(不正经的)
想说却不能说(特别是政治上的话题)
讽刺某些可能会被和谐的话题或社会风气的冷幽默,往往可以让人会心一笑,最常见的手法就是恶搞。
比如去年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网友便通过恶搞表达对此的不满。
自己不愿意说(不正经的)
比如说很多人喜欢讲段子,特别是黄段子。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性往往是人们难以启齿的话题,也正式因为如此,所以性话题,天生就自带段子光环。
关于性的段子,把握的好那就叫解风情,把握的不好,就会让人产生厌恶感,被当成耍流氓了!
评判把握好不好的标准是:信息的隐晦程度能否让人接受,并产生相应的联想。
比如说,老司机费玉清的黄段子。(不知道费玉清的可自行百度)
4、唤醒之前的记忆笑点
通过语言或场景引导,唤醒受众记忆中的笑点,重新点燃人们的笑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聊到一些话题时,有些人会突然莫名其妙笑起来,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说,谈起费玉清,你可能会想起他“嘿嘿嘿”的段子,聊起宋小宝,你会想起“瞅你这损色”的搞笑片段,想起王祖蓝,会想到他在百变大咖秀毁三观的葫芦娃。
第二部分:笑点背后的心理逻辑是什么
1、获取短暂的满足感
通过对比他人的境遇,是短暂满足生命欲求的表现。看他人出丑产生的满足,本质上就是通过自己和他人出丑产生的对比,得到一种高人一等的满足感。
这就是为什么谦虚的人和会自嘲的人总是比那些傲慢的人更受欢迎的原因。
因为没有人会原因承认自己低人一等。
2、焦虑释放
焦虑的产生,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想得却不可得形成的压抑和不安。通过大笑这种行为(行为补偿),可以使这种压抑,短期内得到满足,从而产生多巴胺,使人产生快乐!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感到很大压力的时候,会想去看喜剧、看综艺等节目来调节情绪的原因。
第三部分:幽默技能的巧用原则
1、永远都不要让用户猜到你接下来要说什么!
要让用户猜不到,那就要遵循笑点创造的第一个原则,打破观众的预期!
那打破预期怎么做呢?可以分两步走:
其一,打破顺延思维
人的思维是保持连贯的,受众永远想的都是接下来的那一步,你要做的就是说出接下来出现的第二步。这就需要挖掘事物的相同点,形成思维转折。
比如说:“把一条蚯蚓分成九段,等九段分别长成九条蚯蚓之后,他们会是什么关系?”俨然一个严肃的生物学问题。
当你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生物学相关话题对吧?
然而,网友的回复是:“最熟悉的陌生蚓”!
通过“蚓”和“人”的相似音,把严肃的生物学问题,突然打断,跳跃成一首歌的名字,而且还很有哲理。
这种通过事物共同点形成的思维转折,是打破顺延思维有效方式。
其二,打破固有认知,使受众产生认知偏差
固有认知的会随着记忆形成,当这种固有认知被打破,人会产生一种惊喜感。在日常生活中,打破认知是有风险的,因为在人们心中的人设形象可能会崩塌。
恶搞类幽默、模仿等颠覆受众认知的行为,都是通过打破固有认知,形成的惊喜感,产生笑点。
2、自嘲,是一个人培养幽默感的开始
自嘲,通过放低自己的姿态,获取一种认同感,并且通过表现自己的惨景,以不正经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受众获得一种对比的满足感。
比如薛之谦自嘲的段子:
3、笑点创造要因人而异
根据不同的人群的信息接受程度,引用的例子和事例也需要考虑到受众的背景,受众背景不同,理解信息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像一些有点内涵的幽默,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便无法领会到其中的深意和笑点。
“许多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羡慕她的老子或她的哥哥。”——钱锺书《围城》
“绅士的讲演,应当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林语堂《论幽默》
后记:
关于幽默和笑点,这种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受限于文章的篇幅,无法说的太细。比如说把握打破受众预期的时机,在语言中,笑点的安排,衔接等问题,下次有时间再深入的唠一唠。
End.
如果觉得不错,记得点个赞喔!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