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产品的一点经验是,产品讨论不超过3个人,通常就2个人。比如我想改几项重要的交互设计,先跟UI讨论1小时,共同确认方案之后,一两天出图,再拿着图分别找技术/运营确认。每一轮讨论2-3人,人再多就不是讨论了,而是通报结果。这样做的敏捷性非常出色,且支持频繁的修改,边做边改,边改边做。via 纯银
讨论需求的一些建议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 1、在项目的Sprint回顾会后,团队成员指出那是抱怨会,不是非常有效。Scrum主管应该怎么做?A 建议团队尊重...
- //我所经历的大数据平台发展史(三):互联网时代 • 上篇http://www.infoq.com/cn/ar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