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人见人爱的才人。
和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同是江苏高邮人的他,骨子里有着相同的倔强性格,始入文坛,便自带光环的他,很快走进了当时几位大V的视野,并收获点赞无数。苏东坡直言:我一看到你,就想起当年自投汨罗江的那位,你比他的徒弟也不差呀!王安石急了:依我看,倒是颇有几分像南北朝时的谢眺、鲍照呢。黄庭坚听不下去了,你们别争了,我给你们总结一下:少游同学,你的音乐梦想是什么?我为你转身。说出你的故事!
秦少游听闻抽噎:老师,我是江苏高邮人,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我从小就爱好文学,喜欢烹饪,所以我想成为一名军事家。今天站在这个舞台,我由衷地感谢一个人,就是我的妻子,是她一直在默默地资助我,助我实现梦想。即使我屡屡失败,她仍然鼓励我永不放弃。
苏东坡听闻此言,黯然神伤:我有心带你,可惜我刚刚惹上了官司,唯恐有心无力,耽误了你大好前程,为免我大宋人才流失,我可推荐你到安石老师旗下。王安石笑而不语。
少游同学在几位大V的加持下,果然事业一片大好,很快他就考取了公务员,进了编制。不久,旧党司马光上台,苏东坡重新起用,在东坡的羽翼呵护下,秦少游仕途上可谓一路顺风顺水,风光无限。
东坡先生曾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女:此中装有何物?或言文章,或言智慧,唯有朝云回复: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深得东坡赞许。在这一方面,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颇有东坡风采,对时局,对诗文,对人生均有着自己的态度,从不谄媚权贵,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一日朝会,文武两班于大殿分立两侧。
苏轼上奏:变法不可尽数废去。
秦少游附议:不可呀!
苏轼上奏:司马光尽废新法,有些冲动,冲动是魔鬼呀!
秦少游附议:是魔鬼呀,一步两步,一步一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
太皇太后:这里没有你的滑板鞋,时间会给你答案。
于是秦少游被流放到了第二个城市——杭州,那里的人们称它为魅力之都。
继而他又去了第三个城市,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
处州、郴州、横州、雷州。
在被贬郴州的时候,少游同学内心极度郁闷,胸中块垒堆砌,不得疏解。疏于世事历练的他,一路走来,深感内心错综复杂的情绪如鲠在喉,不得不发,怎会到了这般田地。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八百年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点评道:“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我不得不感慨于王国维先生对于秦少游的评价可谓中肯。少游整体风格凄婉,唯有此篇更甚之——凄厉。
将此词幻化为场景,大致是这样的:
迷雾渐浓,亭台楼阁渐渐隐退在冥冥的雾色之中,我跂足远望,满目水气蒸腾,一无所获,连我自己也裹挟在这气象之中,不知何往。月色迷离,我心亦迷离,有心思归,归途难觅,渡口何在,我心何安。传说中的桃花源真的只是传说吗?为何我一路寻来,又困在了原地。独自一人重返客馆,闭紧门窗,丝丝寒意似乎从窗缝里灌进来似的,沁入我的骨髓,我早已心灰意冷,为何还要将更多的寒意强加于我,难道非要赶尽杀绝吗?杜鹃声声入耳,日薄西山,夜幕降临,此时此刻,我置身黑暗之中,难以抽身。我紧闭心扉,紧闭双眼,紧闭双耳,紧闭周身一切感官,任由恐惧、落寞、凄婉之感擦身而过,不置一词,不言一语。驿站官差偶尔送来一些亲朋好友的书信,或寒暄,或慰问,或牢骚,或劝勉,每每卒读后,情绪愈发烦闷无解,感慨命运如此儿戏,嗟叹生活如此不公。我终日忧心忡忡,烦闷时见何物均是烦闷,郴江之水何其寥廓,而我不觉其寥廓,我看到的是孤独,自己的孤独,无人理会的孤独,连浩浩汤汤的江水都不理会的孤独,你且看,它已然义无反顾地奔向潇湘,只留给我一个浩瀚的背影,徒留一丝怜悯罢了。
东坡读到这首词时,感慨莫名。没想到秦少游同学会写出如此的词作来,很多人说最后两句是废话,是败笔,是画蛇添足,是狗尾续貂,有此评价者不懂少游之心,在笔者看来,能将无关之语关己之心,实最为关键之语也。何人可懂少游之心呢?苏东坡!结尾两句最得东坡青睐,并亲笔题在了自己扇面上,每日吟咏,喟叹: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东坡每次吟咏扇面上的诗句,便会想起少游,想起曾经的“山抹微云君”。“山抹微云君”是苏东坡称呼秦少游的另一名讳。此名源于秦少游的另一篇佳作《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写下《满庭芳》时,秦少游正参加一场宴会。
宋朝士大夫酒宴间,除觥筹交错之外,少不了歌舞助兴,丝竹齐鸣。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曾言: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此言一出,士大夫纷纷响应,再加之宋朝士大夫俸禄优厚,竞相沉醉于丝竹管弦之乐,蓄养官妓舞女蔚然成风。
秦少游客居会稽之时,于酒宴之上,对一女子动情,情感泛滥一发不可收,自古文人骚客情至浓处,便见文章。少游多情又细腻,自然不能缺席。敢爱敢恨,概当下时代之人不敢与之媲美。他似乎深谙词曲创作之精髓,一出口,一下笔,便牵动一众神经,圈粉无数。想来历代宋词评论家是绕不过这“山抹微云”之“抹”,“天连衰草”之“连”了。我们常言行文一气呵成,绘画一挥而就,多少有夸张的成分存在,然而在秦少游看来,不过倏忽之间尔尔。只消八字,不见泼墨一点,便见江山万里。如若言唐朝张若虚凭借一首《春江花月夜》便可载入史册,秦少游凭借“山抹微云,天连衰草”八字便流芳词史一点也不为过,这也算是担得起“山抹微云君”的称号了。城门号角声起声落,若断若续,可能此时需要点声音点缀这大好河山,也需要点缀下少游的心境,他已经堕入缱绻复杂的情绪之中,这情绪里有的是烟云过往,有的是蓬莱旧事,回首望去,都是浮云。呵呵!此处应该呵呵,他的思路到这里断了一下下,古人思路戛然而止或灵感转瞬即逝时,该如何救场?抄袭?模仿?借鉴?不不不,确切得说,是引用,是用典。注意,接下来这三句,“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此语一出,好评如潮,诸如“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这是何意啊?说人话,也就是说:文盲也觉得这句得劲舒服。殊不知,早在秦少游四百多年前的某个黄昏,隋炀帝杨广便作过一首诗: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相似度高达75%,秦少游暗自窃喜:我读书多,不会骗你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望得更远。后世元朝更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天涯。干脆直接把前人的诗词揉碎了重新打造一下,依然是一篇传世佳作。
酒宴上的艳遇女子呢?上阙尽是少游的满腹惆怅,他大谈人生怅惘,大书离别哀怨,大写江山苍茫,丝毫未见女子倩影,跑题?矫情?铺垫?不不不,此处未有实有,古人写作好复杂,少游是个急脾气、倔性子,前调尚待商榷,后事早已安排。刚刚一见钟情,就急不可待地重新规划人生,设想未来了。我的过去潦草不堪,我的人生迷茫待定,此次邂逅爱情,我应拼搏进取,还是踌躇感伤。显然,他更倾向于后者,这也自然为下阙奠定了伤情的基调。
他是薄幸郎吗?天知道!秦少游自称如此,权且当他是这样的人吧。离别之时,萦绕脑际的是何人?也许是杜牧,杜牧先前所作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在这里帮少游化解了尴尬,薄幸郎与否成了一个无人能解的谜。一次无端的邂逅,转眼就是一次无涯的离殇,生而为人,无论是谁,都难逃离别的酸楚,生离抑或是死别,都会在人的内心划过一道或深或浅的疤痕,情愈深,心愈痛。他薄情也好,无奈也罢,他纠结着在心里打了一个结,暂时止血,暂时封存,他或许会在某个万籁俱寂的夜晚,默默舔舐那个弥散着阵阵悸痛的伤痕,嘲讽自己的薄幸和无情。
诚然,秦少游就是这样一个先天纠结,后天矛盾的一个人。待人如此,待己亦是如此。在谪居横州之时,他曾作词《醉乡春》:
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酿成微笑,半缺瘿瓢共舀;觉颠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经历过宦海沉浮、世事变迁之后,每个人或许都会发生一些变化,物理反应或者化学反应,似乎少游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不再单一的自怨自艾,不再一味的多愁善感,跟随东坡先生多年,直到现在,起码在他的词作里,看到了些许豁达的意味来。矛盾的字眼仍在,但并不扎眼。倘若少游先前所作之词多凄婉,多感伤,多惆怅,多悲观,此时,他在苦难中避之不及,索性不再逃避,干脆苦中作乐,或许是无奈之至,或许是岁月留痕,或许是人力不及,总之他已然在蜕变。此时如果有背景乐,或许应是:就请你给我多一点点时间,再多一点点问候,不要一切都带走。
于瘴雨后遇见海棠,相逢春色,他的处境依旧,心境已不同。自我排解,自我解嘲自古是迁客骚人的归宿,少游此时有此转变,可想而知,他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和思想斗争,他是多么喜欢独处的一个人啊,孤独感是灵感的春药,他饮下了孤独,换来的是更深的孤独,孤独过后便是虚无。你能想象吗?这样的一位才子,一位知天命的才子,半醉半醒,手舞足蹈,醉宿于村民瓦舍之间,不知他借酒浇愁,还是直到此时才真正活成了自己。
醉了,一切都笑了,一切都小了。他的忧心烦事尽皆化小,随着醉意沉沉地揉进了梦乡,幻化为乌有。
他生前曾自作挽联: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
想来也是他的心性已变,对人生、对时间、对生死都看得很透彻了,年岁愈高,悟性愈强,心态愈好。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他,本想客死他乡,不忍北归,孰料政局一夜间沧海桑田,诏其北顾,北顾之路路漫漫,路长梦多,这位词人梦里不知身是客,庄周梦蝶,少游梦词,作了一生的词,连梦境都是堆砌的辞藻。梦醒时分,他不学李太白呼儿将出换美酒,仅求换醴泉,醴泉至,含笑卒。
临终前回忆起的梦里小词《好事近·梦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至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词且如此,梦该是何种景致。少游的梦野心勃勃,似乎意欲将春色网罗其内,不向人间泄露一分,一切目力所及之处皆冠以春意,春路通幽,春雨浥尘,春花绽香,春山惺忪,春溪流深,春鹂宛啭。这春色的集聚仿若是为少游铺设的作词道场,似桃源而非桃源,想起他之前所作的“桃源望断无寻处”,这梦境分明是在弥补他曾经的缺憾,他承接了上天的恩赐,不辱使命地幻化为行云流水的词章,一改他略带悲观的风格,通篇豁然,给人如沐春风之感。既然入梦,便应有入梦的姿态,这梦里当见寻常不常见之物,为寻常不常为之事,浮云窈眇,龙蛇当空,碧空万里,情绪腾挪,少游终有此奔逸超迈之概,纵横捭阖之风,不枉词坛风云一场。经此一瞥,少游浑然不觉身已入梦,于梦中复入梦,醉卧藤阴之下,既不知南北,亦不知梦境与现实。
此词苏东坡、黄庭坚先后题跋,缅怀这位昔日才子。
苏轼题跋:供奉官莫君沔官湖南,喜从迁客游诵少游事甚详,为予道此词至流涕。乃录本使藏之。
黄庭坚题跋: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追忆起当初少游初涉词坛,便被苏轼赞为“有屈、宋之才”,黄庭坚誉其“国士无双”,溢美之词尚在,承美之人已矣。
言不尽意,尾声不知以何作结,权且借用东坡先生的一声喟叹: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