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家就开始写作业,写的过程中拖拖拉拉,总是不能专心,中途要么剪指甲,要么吃东西,前后写了3个多小时才完成。看着他的样子,真是让人无法冷静,陷于情绪中无法自拔,连连催促中带着情绪。沉淀下来,面对孩子的拖拉该怎么办呢?
1. 界限:写作业是孩子的事,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的习惯,缓解孩子中途写作业的疲惫和有时的烦躁,如何鼓励和肯定,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成就感是家长的事。
2.全局和次序:孩子作业慢可能是因为作业多,题目难,疲劳,心情不好等。孩子写作业虽拖拉,但比初一好了很多,现在是回家就开始写作业,偶尔拖拉也是可以理解的。亲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识第三,学习上的事要与爱和亲情联系在一起。而平时我们经常把要做的事情跟烦躁,无趣等不舒适的感觉联系在一起,孩子感觉舒服吗?愿意做吗?
3.接纳:接纳当下写作业拖拉的真实情况,而不是接纳拖拉的行为本身,对于当下情况找方法,才是接纳。接纳孩子的节奏,放下我们心中的高标准,用0-100法无条件接纳,看到他的好。
4.客观:孩子作业拖拉是事实,是不好的方面,好的方面是这学期比初一有了很大的改善,不用晚上拖到很晚才开始写,不用到很晚才睡觉,也不用第二天早上起来赶作业,客观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5.通情达理:及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动态,梳理他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肯定他的情绪,表达他的情绪。当愤怒的情绪来临时,不与他对抗,先顺应情绪。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做到通情达理。调动孩子写作业的热情,有了热情,作业自然写得快。
农民种地都有一个过程,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成长需要时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不盯着孩子一两次的作业,而是关注孩子的亲情发展和人格成长,知识增长,按次序进行。用一个更长的时间去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