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让我想起我的童年

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也许好的作品总是这样,让人读着书中的故事想起自己的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出生在皋兰的一个小村子,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直到高中毕业前,我从来没有离开过那里。那里虽然不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小时候,我不善于跑跑跳跳的户外活动,每次和小伙伴们分组做游戏,总是没有哪个组愿意要我,为了不打扰其他人的兴趣,我主动要求退出,只是站在边上看着他们游戏,更多的时候我就回屋里看书了。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回形方格内打沙包的游戏,是要绕着圈跑的,我很喜欢,但他们玩的时候都不要我,每次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后来我参加马拉松比赛时时常会想到,儿时的伙伴,他们有没有想到我能跑这么远,他们跑过马拉松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大一些,我就常常去田间地头干些农活,有时候一个人枯燥无味,我便带一些古诗词的卡片,边干活边背诵,有时候干完一部分就奖励自己多休息一段时间多背几首唐诗宋词,那也只是囫囵吞枣的背诵,老师要求的亦或是名人名篇我都会去背诵,不知道诗词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悦或悲痛。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直到高考时还能用上呢。三年级时,我迷上了武侠小说,不知道哪里来的一本破书,没头没尾,讲的是武当奇侠和魔教妖女在冰火岛的故事,后来我知道了那是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武当奇侠是武当张翠山,魔教妖女是殷素素,主要是讲他们儿子张无忌的故事。也许正是武侠小说让我养成了热爱读书的习惯,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作品我几乎都看过,还有《三侠五义》,《镜花缘》,《粉妆楼》,《封神演义》等等。但也是那个时候疯狂的阅读把我的眼镜弄坏了,我近视了,这就是有得必有失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童年中最害怕的莫过于两个熟悉的疯子。村上有个疯子,经常乱走,高高的个子,满脸是又短又白的胡子,走路的时候总是在嘀咕什么。听爷爷说他以前是小学的校长,因为看了一本叫《透天机》的书知道了众生的未来,是上天让他疯的,我总是好奇的问爷爷那本《透天机》去哪了,回答多半是数落我一顿。而另一个疯子是经常到我家来的,据说是大妈的哥哥,我家的亲戚。他总是不说话,来转一圈到处看看就走了,我们姐弟很害怕,把他留给爷爷奶奶,自己锁上门躲了起来。现在想想,说不定爷爷奶奶也很害怕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高尔基的童年是苦难的,父亲去世后他寄居在外祖父家,在哪里两个舅舅为了争夺财产经常吵架动辄大打出手,家里充满了自私和仇恨。两个舅舅分家后,外祖父两次换了房子,家境每况愈下,每次他都和一些杂七杂八的房客在一起,但他没有被坏人影响坏,正是因为这样,高尔基才会成长为勇敢的海燕,最后外祖父还是把他赶出了家门。阿廖沙说:青年时代,我把自己想象成蜂房,而各种各样平凡的、默默无闻的人,犹如蜜蜂将蜜源源不断储入蜂房那样,各尽所能、毫无保留地将生活知识和思想传授给我,丰富着我的心灵,这种蜂蜜常常夹杂着污垢,含有苦味,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知识,归根结底还是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性格耿直的我总是将喜怒戴在脸上,不会说话还爱说话,这样经常遭到亲戚和邻居的嘲笑,他们说我长大没出息,一听到这样的话,我要么一下子就不高兴了,要么就怼几句。大人们常说弟弟比我有本事,有眼色,现在回想起来多半是我话多招惹的,弟弟不爱说话,爱动脑子,惹人喜欢也是应该的,这就是我童年最大的苦恼。有时候人一旦形成某种性格就很难改变,书读的多了,很多事情就理解了,很多人也就原谅了,但我还是没有改掉话多的毛病!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自己的苦与乐,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苦和乐,不管是苦还是乐,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