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深信也确信社会本生就是一座金字塔。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直观定式的三角模型的两点独特特质——隐蔽性和流动性。
就好像一部小说,其中的人物一个串联着一个交替出场,如若不是认真品读,或许很快你就会被复杂的人物关系弄得晕头转向。生活也是一样,我们在这部活着的书里,过活,打拼,各自相对独立的生活在自己相应的活动范围之类,偶尔听到或者看到独立于自身生活范围以外的事,不禁感叹或者感慨,然后又回到应有的生活轨道。就好像是楼下的人,听到楼上的人一些声响,忍不住打开窗户向外望一望,然后又缩回头关了那扇窗继续过着原有的生活。到底我们所属范围以外的人经历了些什么,也只能靠着各种经他人之手的二级影像图像文字资料来了解,真正能够触及到的真实感微乎其微。
毋庸置疑,我们在各自的象牙塔里,生活着,观望着,包括人际,包括风物,包括生活方式,甚至食物。各有各的生活样式,各有各的生活追求,各有各的生活理想。只是我们都被自己忙碌而匆匆的生活所累,只至于削弱了我们观察事物的敏锐度,然后放弃想象。然而,当我们走在大街小巷,却又会产生一种大家都一样的错觉。事实上,不同于我们的人群,或许他们此刻正坐在大奔里从我们身边疾驰而过呢。
然而也正是这样不同,才让我们偶尔在误打误撞中,发现些许不同,才让这个金字塔充满着挑战的灵动。不至于波涛汹涌,也不至于一潭死水。总有那么一些弄潮儿,打开自己所属的象牙塔之门出去转转,或上或下。在那么短短的体验时间里,他们会感受到格格不入,他们会感到局促不安,甚至感到难以生存。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跳出舒适区后的前期不适应状态。我想强调的是,舒适区以外的区域,不都特指更高于舒适区状态的范围,它应该也包括更低质量的一些区域。但是,无论哪类,它们带给人前期的不舒适感是一样的,都会是让人感到孤独,无助。所以,在跳出自己已有的生活范围的圈层之前,至少要清楚的明白,到底自己的未来会不会因此而得到有益的改变,不要因为这些或那些的诱因,或者是一时兴起,盲从了一些没有营养的观点,这样只会带来无尽疼痛,但也并非是百害而无一益。
尽管大部分的我们仍然因为所属圈层范围的限制囿于自己固定的生活圈,但适时走出去看看不同的风景,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人生启迪。
另:拉拉杂杂写下这些心里感言,不过是因为最近看到了生活层次更好的朋友的一些见闻感言,或出国旅行,或饕餮美食。更重要的是,又听到另一部分朋友因为暑期进入了一个不同于学生层次的行业而深感孤独和委屈的哭述,巨大的生活体验反差给我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似乎使我懂得了些什么,于是写下了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