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人,语言是蜜糖。不会说话的人,语言成利器。
今日拜读作者小灿的《会说话是修养,管住嘴是教养》一文,边读边思绪万千,文章观点和情形就像镜子一样情不自禁的自己对照着自己。
说话,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知道怎么说话,知道何时说话,知道不乱说话,是为人处世的基本。
作者通过三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不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教养
不知道的事情不乱说,是一种涵养
说话周到将心比心,是一种修养
总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别让嘴巴成为伤人的利器,把握好与人相处说话时的分寸,做一个能说会说的人。
本文内容不多,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有力。让人读了非常认同,有共感,有启发。
启发一:
好好说话的重要性,它不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养!自己是否幸福,家庭是否和谐,社会关系是否融洽都离不开好好说话、会说话。把好好说话作为一种修炼,在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中去觉察自己、去提升自己,让好好说话成为成就自己的一种有力武器。
启发二:
从写文章的角度讲,文中这些道理自己都懂,但自己却无法写出这样清晰的文章。
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自己还不具备良好的说话能力。
道理虽然明白却未深入思考,更未把知道的这些道理真正运用到生活和交往中,转变成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和家人间比较放任自己时,在自己的情绪低落时,在对说话对方确实有偏见时,更是无法静心去听完。
所以作者说,会说话是一门学问,说话有分寸是一种教养,不轻易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礼貌,等人把话说完,是社交礼仪中的基本素养。
二、不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面对同样的一件事,同样的经历,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有人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深入思考,善于通过总结让自己更清晰,更有收获,写出来也给别人以启发和帮助。而自己缺乏的就是这种对日常事务的观察能力、深入分析和及时总结能力,也不注重平时素材的收集,每次面对写作时头脑总是空空。看到牛人的文章敬佩之余也感叹:
所有光鲜的背后都是用心的付出和时时的积累!
三、还没有养成用写作去感知外界、去享受生活,去帮助他人的习惯。
总以为牛人都有写作的天赋,有写作的灵感,自己不具备写作能力,所以放任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其实,自己明白这不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而是为逃避思考而给自己找的借口。每天随心所欲、求量不求质的自嗨式写作只为自己对得起自己承诺的坚持而已。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能给读者带去什么?让读者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爱心后有什么收获?说到这里惭愧至极!
这种由自嗨式写作转为助人式写作的转变自己深知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本人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写作能力、具备较强的感知和表达能力,这些自己当下还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