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成为北漂一族,曾经我既同情又不愿为伍的一族。北漂有北漂的挣扎与艰辛,但是却不值得同情,就像如今的我。人生每一步都是选择的结果,今日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曾经怎样的选择。而万事都不可能只一面,必然有好有坏,所以享受着北漂带来的收益时也必然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才公平。
我理想的生活很简单,但又不简单。一处小窝,一间小店,执手爱人,偷得浮生半日闲。物质欲不高,但是想实现并不简单。直接去三四线的小城不就可以过这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了吗?
我曾经看过一片文章,说的是中国的三四线城市会不会销亡。乍一听是不是很可笑?中国正在城镇化,几岁的孩子都知道的事。但是实际情况是,中国三四线城市大批劳动力都奔赴了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为超级大都市的诞生添砖加瓦。所谓的城镇化越来越像一座座空城。为什么不回到家乡?为什么不在三四线城市工作?前面我理想的生活只可能会出现在三四线城市,在水泥钢筋遍布的一二线城市,基本决定了不村在我理想生活的客观土壤。但是为什么我不直接去三四线城市过我想要的理想的生活?因为,即便我立马背上行囊,现在的三四线城市也给不了我理想的生活。这和大家即便知道一二线城市的残酷却依然要奔赴就像将士赴死是一样的缘由,因为三四线的社会经济环境不足以维系个体商户的营生。脱掉工作时的面具,回到家乡时,你是否曾感慨:家里物价真便宜!物价便宜的背后是收入也不高,三四线的GDP以及消费水平不够高,这就导致在一二线城市随便开家奶茶店,只要稍微用心经营,日进斗金应该不是问题,但是在三四线城市,这种情况太少见。那么多文章书写的某某到三四线的一个小城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但是你是否留意到文章底部的某某的经历?必然是一二线城市拼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启的田园生活,为什么?因为有了一定的积蓄!三无背景刚毕业的学生,你问他敢真的追求闲云野鹤的生活吗?
我不知道三四线城市有一天是否会消亡,我只知道即便有一天我的故乡会消亡,在我不能任性之前,我也只能挥泪踏上北上的列车。
北京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秩序那么公平那么好,或许这种只会存在于共产主义社会,也或许根本就不会存在。因为人本性还是追逐利益的。就像《教父》中麦克说的:生意是基于人的,那么人是追逐利益的,这样看家族会出现内奸也是情有可原的。
我骑着我不认为是共享关系而是租赁关系的ofo,徘徊在二环到四环之间。北京的车真多,多到自行车道都会占用成了停车场。北京的马路真多,多到红绿灯都不足以完全覆盖。北京的人真多,多到自行车和行人冒着生命危险穿梭那么宽的马路,是否真的是人太多撞死一拨是一拨。北京的天空真蓝,蓝到抬头看天,低头甩去身上的粉尘。北京真大,大到我只能约着好友吐吐心中不解,或和路边的摇滚歌手吼吼心中愤慨,谁让我们只是没有话语权甚至没有声量的弱势群体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