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到一则有趣的事情,于是回家整理一下思路写文章,本意是写一篇针砭社会现象的短文即可,结果写着写着却突然奇想准备把这件事写成连载小说。说写就写,根据小说的思路,三下五除二略微修改了一下。第一天顺利写完,第二天接着续写也没多大压力,临时决定写小说的,所以没有花时间设定故事情节,后续几天写的时候变成临场发挥。为了使故事节奏合理,后面写的时候又返回去更改前几天不合理的地方,后面继续写,前面继续改,持续了6天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总结了一下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没有一整套的故事结构。临时把随笔改成小说,之前没有制定合理的故事情节大纲,后续只能想到哪写到哪,每天的想法都是不尽相同的,在没有一个故事主线的时候,非常容易脱离当初写这个故事的初衷,而变得不知为何写。文章结构也没认真思考过,究竟是短篇中篇长篇,大约多少字数,都没想过,只是低着头一个劲的码字;
第二是伏笔没做好。没想过要写小说,开始写了之后也是临时发挥,每天写作时间有限,更新字数太少,不能做到长久的规划,没办法埋伏笔,限制了故事的可读性,让读者觉得乏味单调。
第三是文笔有限。虽说在学校时代就尝试过写小说,但那时候更多是为了体验写作的乐趣。现在有了一定的社会经历,想沉下心来认真写点东西,这个时候才发现,小说不比平时随性写的那些短文,小说是有要求的,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基础。以前没发现,这次短短写了几篇,确实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缺乏各方面的能力。
认清了这些后果断暂停,把之前的连载整理成一个文档,准备重新规划故事情节。这次不在平台连载,准备写完之后一次性全部发布,或者全部截稿之后每天选取一章逐渐连载发布。这样最符合自己的做事方式,否则每天更新连载并且马上发布去见读者,总感觉整体没有协调好,今天发布的后续可能要改动,频繁的改动显然对读者不负责任,而且也使得自己思路混乱,忘记当初的规划思路。
写到这里,打开知乎,搜索了一下关于小说的写法,这段挺有意思的,摘录过来以飨读者:
如果你打算写小说,那你就必须要明白一点,即小说的写法,和散文的写法,是不同的。但其实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语文教育,都是在教人写散文,而不是写小说。散文是什么,是抒情的,来表达你的思想情感的。写散文时,你可以用很多华丽的词藻,用很多排比,比喻,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去写,什么首尾呼应啦,排比句啊。可以说,散文是在文字里面玩花样,花样越多,就显得你写的越好。可是写小说,说白了就是讲故事。怎么样把故事讲清楚,这才是最基本的。过多的修辞排比手法,也对你的故事起不了更多的作用。所以写小说,不需要使用那么多华丽的修辞和词藻。老老实实把故事讲清楚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