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月我当家》之填表格的秘密(D50)

今天主要内容是建立在昨天知道部分求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填写表格,别小看这个求表格,里面隐含着很多的“小秘密”。

课本p47表格

里面隐含着新知识,也有旧知识。很多同学看到这个表格无从下手,所以这道题的切入点也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为了讲解方便,我往六个格子中都标上序号,让同学们观察哪个序号的空最好计算。

标上序号后

有同学说是6号,起初我才想应该会有人说3号,因为基本思路嘛,不过确实6号最简单,知道6号最简单的同学,说明他们已经理解了整体的概念。接下来我问同学们哪个序号最好算,答案了就多了,各种各样的都有,发言的同学中不乏有人乱猜的。有个同学回答4号最容易计算,因为要想计算4号,只需要让上面的125除以总支出就能得出最后的结果。不得不说他的脑回路真长,如果真要是这样的话,那么一定已经计算出来哪个了呢?那就已经算出3号了。回答1号的也可以用相同的问题反问学生,想求1号,必须得知道什么?还是总支出。

总之,这道题最容易填写的,也应该填写的就是先计算总支出,计算出总支出以后,计算上面一行只需要总支出乘下面的百分比;计算下面的百分比,只需要上面的数字除以总支出。

但是求总支出的话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表格中必须有已知数和这个数所对应的百分比。这才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从已知想可知,从已知这样“一对数”想可以知道整体数,从整体又能进一步得到各个部分。

课后有一道题我特别不喜欢。

最不喜欢的题

刚刚从新课让学生理解了从“一对数”求解整体数,这个题就开始给“穿小鞋”,同学们也觉得这个题太容易理解。这道题,你要是按照大家的理解,科技类20%,学科类50%,那么故事类也容易得出是30%,但是我一直有疑问是谁说图书馆只有这三类书了呢?我也实在想不出来出题人的意思。如果图书馆只有这三类书,那么这个问题就是学生那样想的,完全也正确,但是万一要不仅仅是这三类书呢?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有同学直接按照以上思路计算的,但是我说完我的疑问后,有同学改变思路计算的,先计算整体数,然后再根据整体计算各部分。巧就巧在了,两者得出的结果一样,这也就是我烦这道题的原因。我也给学生举了反例,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合计中的数量去计算,但是我们又得先求出合计。

一节课下来,我就讲了这一个例题和一个练习题,希望懂的同学能够真正懂的这种题的套路。


这节课的小优点

1.给表格中作序号,方便了学生观察。

2.让学生慢慢得出要想填完整一个表格,需要先计算出整体数。也就是重难点已经讲解明白。

缺点

1.练习少。

2.还是不太敢放手。

3.应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其实像一些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是挺强的。

4.最后应该让部分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上午第一节就在准备鹤壁市首届足球节报名表的事,第二节上课,第三节还在整理和修改了新时代好少年方案,通知了五年级下周升旗主题,第四节批改作业。中午20开会,又紧着把作业本批改完毕,然后就去市里开会了,中午没有休息,整个下午都是崩溃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