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杜甫在《望岳》里写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由此可见杜甫对登高望远的心情是如此的激烈。那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也是这个意思吗?我认为不是的。
古人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勤奋好学,也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毅力,还有韩信忍辱负重的隐忍。这是历史,难道不也是人往高处走的体现吗?何谓“高处”?诗人苏轼在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高处,但并非我所说的“高处”我所谓的高处因该是“高风亮节”的作为,而不是“高山流水”的形式。是前进与进步的阶梯,而并非为“一览众山小”的情节。这就是人往高处走。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李白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就是高山流水,有去无回,这就是水往低处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愿你能在高山流水处谈笑风生,也愿你能在那山高路远的途中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