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咏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束光,每个人都在苦苦追寻。于谦追的那束光,是天下兴亡;王守仁追的那束光,是正义良知;而杨涟苦苦追寻的,则是这世间最为纯粹,高尚的那束光——是清廉忠义。
年幼的时候,他十年寒窗,祈愿蟾宫折桂造福大明江山。因为天下为己任,匹夫有责。中年时,杨涟成为顾命大臣,面对信任和尊重他的明光宗,杨涟望着那束光华万丈的光,他决定了,他决定以死相报,至死不休,士为知己者死,这在当时是一个无可争议,无可辩驳的真理。
忠义的光明支撑他在李选侍面前丝毫不惧,在"诏狱"中横眸冷对。当肋骨尽碎,钢钉入脑的他奄奄一息的躺在阴冷的牢房中时,他会看到有一束光透过四四方方的小窗穿照了进来,那么明亮,将那片空间照得纤毫毕现。他分不清是阳光还是那束他苦苦追寻的光。他知道,追赶的路是光明的,只是他无法继续下去了,他已无憾!
杨涟是一个追光者,他的一生都对着忠义之光上下求索。追赶光明的路很艰苦,门槛高,规矩多,清廉,自律,家徒四壁,还要立志为民请命,报效国家,实在太难!但杨涟是一个纯粹的人,他的一生只有一个目标——追逐道义的光芒!为了恪守道统,他可以不顾一切,他无法被收买,无法被威逼。他不要金钱名利,甚至不要权势。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坚定的决心和意志。因为他知道,只有岁月的沧桑,才能淘尽一切污浊,扫清人们眼帘上的灰尘,看到那些坚持不懈的追光者无比璀璨的光芒,历千年而不灭;只有坚持自己的纯粹,才能光明磊落,问心无愧的走过这一生,沐浴道统纯粹而圣洁的光辉。
我想,追寻清廉忠义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几千年来一直有人走在这条孤独的道路上,做固执的追光者。无论经过多少折磨,他们始终相信规则,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公理和正义,相信千年之后,正气必定长存,相信所追至光值得穷尽一生。
杨涟就是这样一个追光者,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他的一生就如那篇以血书写的遗书,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