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个视频,讲述了抑郁和焦虑的根源(已转发朋友圈)。
其中讲到某国家的一个案例:一个农夫失去了一条腿,安装义肢后,再去田里种地却越来越感觉到痛苦,最终抑郁了。然后人们给了他一头奶牛,挤奶为生,不用再种地,有了生活来源便解决了他最大的忧虑。抑郁症不治而愈。
这个例子很直观的告诉了我们抑郁症的根结——那就是人最主要的需求没能被满足。
可是,每个人的根源需求都不同,我们的问题并不是一头奶牛能解决的。
我们大多数时候,无论怎么找寻,都找不到自己的根源需求。焦虑又随之而来了。
某个学者曾经这样说:
我们的社会将越来越趋于原子化!
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会越来越少。“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联结少了,互助也就少了,人就孤独,孤独多了,抑郁症就多了,极端的事情也就多了。
联结少了,相互制约性就降低了,犯罪率就高了,社会稳定性也就降低了。
所以,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宅男”“宅女”,流行宅文化。
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他们没有动力。
没有想要将来影响什么,改变什么的意愿。如果仅仅只为自己,那么,当下我就很好,有吃有喝有房住,有娱乐。我为什么要去改变呢?我为什么要“变得更好?”超越谁谁谁,又有什么意义呢?
毫无意义。
想到这里,我立马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把泡在盆里正准备洗的、娃的内裤端到了正在看视频的她跟前,给她搬了一个小凳子,让她自己洗。
干家务,只是为了学习生活技能吗?这个目的远远不够。
如果,每次都是父母来帮她处理一切学习以外的事情,她就会有这样的观念:
1.父母眼中只有读书是有价值的,其他事情没有价值。她不会尊重其他的劳动者。
2.这是别人理所当然干的。体会不到别人的辛苦和别人所花费的时间。
3.我永远不需要为这件事负责。比如说,保持自己衣物的整洁,勤换洗等等。
她既学不会生活技能;
也感受不到自己的一件小小的衣服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也永远学不会同情。
她不会去理解一个烈日炎炎下收费员的辛苦,也体会不到环卫工人、保安、医生、边防战士这些不在眼皮子底下的人是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更别说一个盲人和一只导盲犬。
有人曾经说过:我们长大了才学会了同情。可悲的是有些人长大了也没学会。
不懂得同情,便会去伤害。
近来,我和娃爹在讨论,娃为什么阅读面这么狭窄?
分析深沉原因,实在是,我们给她的生活教育太少的缘故。
假如她一直关注疫情期间人们的疾苦,她就会痛心,她会为医生、医疗资源的缺乏而担忧,她会因为疫情锁国后国家的经济而担忧,她就会有紧迫感,有想要奉献自己力量的动力。就会想去了解各方各面与此相关的东西。
或许未来当医生,当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改变什么,或影响什么。
哪怕不是家,或者利用某一项技能,做一个普通岗位上的一个工作者,或许也能为国家社会使上一点力。
这样的孩子,生活是不会感到孤独和无意义的。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所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这些都是“动一发而牵全身”的事情。看似小事,实则大事。也是焦虑、困苦、孤独、无助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