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小学问:分解的陷阱

人们习惯于把有机整体分开,把一件事情的整体评价错误地加诸在某个部分或个体上。这就是“分解陷阱”。

比如,某明星五官的整体感觉很好,你就觉得他鼻子单拎出来也一定好看,你不满意自己的鼻子,就照着他的整,结果发现这鼻子在你脸上就显得普通。

生活中我们一些偏见也是中了“分解陷阱”的圈套。比如,不敢坐女司机的车,不喜欢与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交往。

某些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在机动车驾驶上的综合能力轻微弱于男性。这可能与年纪有关,早十年女性没什么条件开车;也可能与职业有关,职业司机大多数为男性。但结果摆在那儿,周围人也都这么说,潜意识会暗示你去体验这种感受。于是,你轻易地把所属群体统计学结果或整体观感加入到个人身上。

仔细想想,你身边的女司机没有一个开车很6的吗?有没有男司机驾驶技术很菜的?

了解“分解陷阱”不仅可以让我们避开歧视,还可以让我们在学习东西时把握整体,不至于学错东西。

比如,有些高管以为苹果成功是乔布斯独断专行的个人性格造成的,于是也学乔布斯“电梯炒人”,苦了那些嘴皮子不利索的打工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理-上海 我到上海了 依然那么喜欢上海,股子里的气息迷人的
    薇薇董阅读 112评论 0 0
  • 最近拜读一位长者的文章,主题是让共事成为美好的人生体验。文章内容主要以超越当时视野从长远再回望的角度表达处理...
    思想的微光阅读 354评论 0 1
  • 哥哥中午买的西瓜不是很好,熟过了。昨天买的也是这样,在同一个老大爷那里买的。嫂嫂说,卖瓜的大爷那么大岁数了,你和他...
    原来你是这样的良生阅读 416评论 2 0
  • 早一个多月的时候,我和表妹相约一起去杭州赏秋。想象着西湖残荷、灵隐茂松,我非常地期待。 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似乎很容易...
    真小如阅读 23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