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那么多诗和远方,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我同意这句话,但是也不完全同意。选择这个角度未免俗套了些,但也许那段时间的旅行于我和于我的父母有着不同的意义。
当我在凯旋门前举起自拍杆留下美美的45°视角照片时候,当我在韩国首尔享受部队火锅美食的时候,我未曾想到随身的visa卡,我能来到这里的飞机票和住宿费都是来自父母的赞助,也未曾想到那段时间因为我的感情问题家里的争吵不断。
我选择了外出参加工作坊和游学来逃避现实,麻痹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而徒留父母在家默默担心我,纵然我分享着美景,也无法缓和和安抚到他们的心境。
尤其是去韩国之前,在父母给我饯行的小餐厅,我依旧流了泪,为了我想坚持的爱情,冲动的奋不顾身,无法理解父母理智的劝慰,父亲只说了句: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回来再说。就这样我带着这份夹杂在两种感情之间的纠结出发了,结果不懂事的我依旧不愿面对这个问题,回来也倔强的只字不提我的想法,终于爆发了一次家庭内部的大战争,一家人坐在一起好好谈了好久,父亲是个很感性的人,最终没忍住在我面前流了泪,“你在外玩的潇潇洒洒,可是我和你妈的心情你理解了么,你有想过么” 即便写到这里,我也依旧忍不住眼圈红了。物质空间的旅行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或太匆匆,反而在内心的修行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真的是成年之后和父母感情的撼动、挣扎和反思最深的一次。
18岁之前父母是我的依靠和肩膀,18岁之后慢慢形成我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父母却缺席了,或者说和他们的沟通却少了,我理解的我自己和父母理解的我自己的差异也越来越大。我的叛逆期来的太晚,超乎了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以致于跟他们坐下来聊天的时候才发现有了代购,也或许是他们发现无法控制我的走向,担心我自己选择的未来一路荆棘或坎坷未可知,而我也太想超脱他们的安排,失去了理智和该有的孝心和体贴。
在这里我想说父母其实一直很尊重我的想法,从来没有逼迫我必须做什么选什么,基本属于放养式管理。可是在感情问题上我走的弯路触碰了他们的底线,我的叛逆让他们措手不及。
事情过去有段很长时日了,父母也终于从那段憔悴的容貌中回复了红润,甚至年轻了很多,我自己经历过这一次漫长而略显痛苦的旅行也成熟了一大截。应该是韩剧再见1988里,有一句很温馨的话,是父亲讲给女儿的:女儿啊,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请你多多包涵。是啊,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女儿,第一次当母亲,第一次当妻子,也是每个角色背后包含了多少温暖的羁绊,多少漫长的磨合,自己的内心经历多少的来来回回,阴晴冷暖。
从那之后其实没有再出过远门,但是第一次带着母亲去了南京,母女两人的第一次双人游选择了她最爱的民国旧都。
未来我还会去更远的地方,还会经历更多的风景,但我知道内心的那份修炼才是诗和远方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