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人民路(四)

离开图书馆继续向北,过饮马桥,跟着蜻蜓老师来到了穿心街。穿心街上有报国寺。蜻蜓老师讲了报国寺的历史。民国十九年(1930年)二月,迎请高僧印光来寺掩关。印光法师居报国寺后,弘法利生声名远播,皈依者不下百万,故昔日穿心街上人接不暇,颇具盛况。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印光法师破关而出,至沪说法,恳切开示护国息灾,后因妙真老和尚之请,移居灵岩山寺。明道殁后报国寺改作灵岩山寺下院。

1950年后寺庙被医院和工厂借用。

1958年成为民居。

1992年秋市佛协议请收回,创办佛教文化事业,得政府支持,归还房产。市佛协筹资三百余万元进行重修。修葺后的报国寺占地1300平方米,有山门、大殿、藏经楼、东西厢房、印公关房等主要建筑,具有典型的江南寺庙风格,印公关房按原貌复修,藏经楼宽敞明亮。

报国寺,大殿为五开间,建筑面积144平方米,气势宏伟,辟为苏州佛教博物馆。

我们进报国寺参观,来到印光法师的居所,静静的居所很简陋,只有一张普通的床。

出报寺,跟着蜻蜓老师来到一处控保建筑丁宅,来得不巧门关着。我们到隔壁一家民宿参观了一下,老板在修藤椅。改造好的民宿,干净整洁,问客人一间民宿一晚上五六百元。


又跟着蜻蜓老师来到了人民路1120—8号一处干休所,里面有一幢小洋房,有点历史年代了,不敢久留出门。

最后我们来到了马宅文采园,以前是苏州文联。进园有一棵桂花树,桂花树长得很独特,像传说天上月宫中的桂花树。此时也不早了,到了中午吃饭时间,我们结束了半天走读人民路的活动。

这次走读活动收获不小,了解了许多苏州文化历史,感谢蜻蜓老师组织。还有一半期待蜻蜓老师下次再组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