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朋友圈,看到几篇文章在隔空对战。
一方以《罗振宇的骗局》为代表,描绘了主人公刘刚沉迷于得到、在行、知乎live等知识付费app,满嘴新概念却“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得出结论:“大部分知识付费其实都是大忽悠。罗胖子更多意义上满足了绝大部分人不喜欢读书却喜欢被人称之为读书人的虚荣心。”
另一方以《罗振宇骗得还远远不够》为代表,提出知识付费是一个很正常的商业模式和市场行为。供求双方存在,一旦交易达成,即告市场宣布成立。并提出:得到APP不是教育软件,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结缘灌顶,希望有更多门类的知识分子加入其中,完成知识普及和大众化。
罗振宇本人也出面回应:“不值得讨论。”
在这里,我不做正反方的任何一个辩手,只想探究这个矛盾点背后的深层含义:
一、什么是“知识”?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简单来说,
如果说数据是最基本的构成。那信息就是有背景的数据,知识则是有结构的信息。
从这个意义来看,知识的含义非常广泛,上到黑格尔毕达哥拉斯,下到糖醋里脊的具体做法。
那些提出“知识付费肯定是假的,因为真正的知识很难传授,普通人不感兴趣也听不懂”的人
是将知识的含义窄化了,仅仅看到了作为专业领域的知识。
那为什么罗胖高喊知识付费,却从没有讲一个菜谱,讲一讲修理桌子的基本步骤呢?
很简单,这些别人做了(百度知道、贴吧、垂类APP),而且利润不高(缺少流量转化场景)
二、“知识付费”还是“服务付费”?
现在的“知识付费”,绝大部分是“服务付费”。
首先,知识付费可不是最近几年的新风口。
小时候的租漫画书、盗版碟,哪怕是看CCTV 6的电影、湖南台的还珠格格,都是知识付费。
你可能会说:“诶不对啊,那个时候我没付费啊!”
这个时候,请摸摸你的良心问自己,天上掉过馅饼吗?
电影电视剧的费用是广告商帮你付的,而你付出的,则是你的时间和注意力!
要明白,大部分媒体的盈利渠道,就是用内容来吸引读者,然后把读者的这份注意力(最近可能会加上用户数据)打包卖给商家。
那为什么我们近几年又开始提这件事呢?
很简单,因为服务水平上来了。
举一个例子,是什么让观众从家里到电影院,从几块钱盗版碟到几十元看电影。
消费水平上升?不仅如此。
更关键的是,因为电影院的设备上来了,服务体验好了(设备升级+社交场景),吸引观众
同样道理,还记得《罗辑思维》最开始的一个广告就是:
“古代有钱人,自己是不读书的。”
罗振宇的角色,相当于一个书与人中间的滤镜。一方面,整合零碎观点,去粗取精,将“精华”交给听众;另一方面,用轻松幽默的视频、语音形式,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场景。这样,既然听众收获学习的满足感,减少焦虑;还能增长一定见闻,增加社交资本。
这样周到的“服务付费”,怎么可能没有市场呢?
三、为什么选择“知识付费”?
(其实市面上,类似的知识付费APP还有很多,此处以得到为代表)
知识付费,在本质上是,拉低知识获取门槛,满足焦虑与成长需求。
但请不要误会,这里的“拉低获取门槛”,绝不仅仅是因为“听”的形式
确实,“听”比看更符合碎片化的时间,广泛的场景(不用携带书、可以边走边听等)
但这远远不够。
喜马拉雅以及其他阅读APP上曾经都推出过“语音读书”的功能,但无一获得巨大成功。
原因何在?
媒介影响场景,场景影响社会行为。
举例来说。美国60-70年代的儿童出现较普遍的逆反情绪和行为,他们反抗父母,漠视权威,和以往的儿童相比有很大不同。经调查,其“罪魁祸首”就是一个新的家庭成员的出现——电视。在电视出现之前,儿童教育由家长和学校完成,根据不同阶段教授不同内容。因为看不懂书,儿童获取知识的来源大部分来自于父母、老师,所以很少反叛。即使长大后,发现原来成人的世界是这个样子,他也不会再反过来仇视父母的教育,只会觉得这是成长的必然阶段;但随着电视的出现,声音画面打破了书本文字的垄断,儿童可以从画面、声音来获取许多“不应该他们知道的知识”(国外的很多付费频道入口隐藏,就是想阻止儿童观看),这样,儿童提前知道了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对于家长、老师的说教就会不屑和反驳,从而漠视权威。
同样道理,得到绝不仅仅是让人从“看”变成“听”。
而是通过二次加工,让书籍在内容维度上变得易理解和易达到。
虽然我不是学者,也坐不住板凳,一看书更是头疼脑热,但我可以通过听书来弄懂《哈佛中国史》,了解西方艺术史,了解科学博物学。
对于一些大众知识的获取来说,听得到的好处,已经不少了。
当然,和看书相比,听得到也有许多问题:
1. 只有看书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深度。
2. 得到的内容大部分经过二次加工,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3. 对人类来说,听是最难产生深刻记忆的。但如果我选择边听边做笔记,又与移动场景有些格格不入,不如直接去看书。
总结一下:
目前的知识付费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付费”,它拉低了知识获取门槛、领域准入门槛,满足了焦虑和成长需求,是一种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特殊服务。它是添加肥料,却绝非阳光雨露。在大众知识的获取上,得到是一个更快捷的路径;但在专业知识的深耕上,还是要仔细钻研。
最后,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刘刚的困境。
从知识到实践的转化,不仅是知识付费的难题,更是所有高校教育的难题。
这个锅,真不应该只扣到罗振宇这一个人的头上。
但作为一个商业模式,知识付费却又必然担上这一骂名。除非它在付费前弹窗提醒:
“友情提示:你为知识付费,但不一定学会,不一定做对。”
但这,就像要求百度在搜索结果中标识出莆田医院一样
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