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美国工作,有房有车:天赋和成就不成正比

昨天,我的一位好朋友过来广州办理毕业申请,闲暇之余,找我小聚。


她告诉我,忙完这几天,就回加拿大了,也许下一次再见,是一年,甚至两年后。


26岁,研究生毕业,定居加拿大,美国工作,有房,有车,靠的是自己。


和她比起来,我简直就是个渣渣。可她却说,自己其实很普通。认识她的朋友都知道,她全日制学历只有高中学历,大专是自考的,本科也是自考的,研究生同样是靠自己的努力考取的。


她的人生,靠的仅有努力。


这世界,有三种人存在。


一种是不思进取者,这种人,习惯性认为学校才是学习的地方,可即便在学校,他们也是属于混日子的那一类。


一种是间歇性踌躇满志者,这种人,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可内心却无法战胜自身的懒惰与散漫。久而久之,便颓废在自我麻醉中。


还有一种是日三省吾身者,这类人,常常能通过自省,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朝着不足的方向去努力,去学习。这类人,是真正优秀的人。


 01 

天赋,也会夭折在停滞不前里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曾因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声名鹊起,其拿手好戏是"指物作诗"。天赋凛异的方仲永,被父亲带着,终日做客于城里的有钱人家,以赚取财富。年幼的方仲永,并没有继续学习。直至最后,泯然众人。


方仲永存在的真实性我们暂不探讨,假如是,年幼的方仲永,能继续学习,不断进取,他的学识,绝不会停滞不前。神童,仅是对过去的一个肯定,但并不是对未来的判定。由此可见,天赋,是会夭折在停滞不前里的。


天赋凛异,并不代表前途光明。


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但起点的高低并不影响终点的高度。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逐的过程,而你的竞争对手,是前一秒的自己。唯有永不落后于前一秒的自己,你才可能走在前进的道路上。反之,则会遭受淘汰。



02

天赋不足,努力可以弥补


相信大伙都熟悉“笨鸟先飞”的小故事。天底下,属于天资聪颖行列的人,为数不多。世界那么大,却仅有一个爱因斯坦,所以,当能力不足时,你需要努力弥补。


我的一位邻居,因为出生时,羊水过少,导致脑部缺氧,造成了后来的思维缓慢。小学的时候,老师问他一个问题,他要反应好几分钟才会回答出来。整整六年,他都在他人的欺笑中度过。后来上了镇上的普通初中。而后上了县里的第一中学。接着考取了广州某医大。再后来是研究生毕业。如今,就职于深圳某重点医院。


谁也想不到,当初那个问一句也吐不出一个字的呆头小子,如今成了人中龙凤。


这一切,是努力的结果。


初中的那几年,他属于走读,每天天未亮,我就瞧见他房间的灯已经亮了。高中那三年,每每周末,他都会选择继续呆在学校,自习,温习,一个月仅利用半天时间回家。大学那几年,也是利用各种能学习的机会,努力进取。即使现在,偶尔的线上瞎聊,他也会蹦出一句,“先这样,我去看会儿书,昨晚遇到一个问题还没研究透彻。”


也许,这就是呆头小子变为人中龙凤的最主要原因。


曾经有外商问李嘉诚,成功靠的是什么,李嘉诚的回答是,“靠学习,不断地学习。”


曾经操作过杜蕾斯等营销神话的环时负责人,金鹏远,始终保持月读数十本书,以此保证自己具备追逐的能力。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即使成为亚洲首富,也仍在不断学习。


比尔·盖茨本人曾透露,不管工作有多繁忙,他一周仍然保持看一本书的节奏。


持续学习,已经成为获取成功的必备能力之一。


在如今竞争相当残酷的年代,适者生存早已不再适用,反而是强者才可生存。如何成为强者?除了不断学习,并没有其他捷径。


所以,努力吧!你今天吃的苦,未来会以甜的方式,一一回馈于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