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我知道,别人就有义务知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论语》感悟(2)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那是人生一大乐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是生气、恼火的意思。人家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那不也是君子吗?

华杉老师讲解到,我们都很熟悉前面的一句,因为很容易就有共鸣。但后面的一句才是重点!

我们人人都是“人不知而愠”,别人不理解自己,就闷闷不乐,甚至生气,这是人性,人人都有的大毛病。有毛病,就得改。

比如很多情侣的矛盾就是自己不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为对方会明白,最后矛盾一出现,就抱怨对方不理解自己,认为肯定是不够爱我;中国很多领导会抱怨属下不理解自己交代的任务,经常出差错。我们不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是先自我反省,而是第一反应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有不少领导交代事情时喜欢说:“不要我说第二遍。”最好希望我的一个眼神属下就能明白。别人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哪里会这么清楚你的想法。这方面日本就做得很好,领导交代任务一般都会说几遍。

不要以为我们没有这个毛病,要把这个道理放到自己的身上去琢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是经常会这样。我们来看看这些话,反思一下你有没有经常说的。

“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

“我简直没法跟他说,怎么说都不明白!”

“这么简单,怎么你们就不理解呢?”

我记得每次发回作业本、发试卷,老师都会说:这些题我讲了多少遍了,同学们怎么又做错。这就是犯了“知识诅咒”,就是我们熟悉一个知识后,很难理解没有了解这个知识前的状态。老师教了那么多年很熟悉那些知识点,老师就无法理解学生现在学知识点的状态。

我们人呀不做君子也需要去修养,不要别人不理解就闷闷不乐,我们要“人不知而不愠”,多点包容。而且或许是自己的错,没有说清。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别人知道的事,我们又都知道吗?我们总会在某些方面自己是愚蠢的,在别人眼里很简单的事,我们怎么也弄不明白。不要认为别人跟自己一样,自己知道的,人家就有义务知道。

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孔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他自己的学问很高深,很多人来询问,这就难免学问很低的理解不了他的说法和思想。突然,他以为自己“懂”了,其实他“懂”的,根本不是你说的那回事!这时候,不生气才是君子。

我们把这句大道理经常放到自己身上,放到事上去琢磨。“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当“阿尼陀佛”去念、去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52评论 1 16
  • 今天是2018年7月22号,周日,今天凌晨我做了个噩梦,所以不想出门,还是在家偎着吧! 上午接到一个58同城打...
    7d43f42753cf阅读 2,885评论 0 0
  • 文:中山 严红 “定位”在2001年被美国营销学评选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2009年,美国《广告...
    红枫醉秋2阅读 5,148评论 1 5
  • Emotiq:感知世界! 乔尔·雷蒙特 摘要 为了取代现有的集中式机制,区块链需要以分散和无信任的方式每秒扩展到数...
    维京英灵殿阅读 8,412评论 0 1
  • 屋后有一块空地,一半盖起来堆放杂物,一半留着采光。 两个月前的一天,我推开门准备拿东西时,三位“不速之客”吓我一跳...
    李久花阅读 3,950评论 1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