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要做些什么

随手熬碗鸡汤鼓励一下正在发生着的2016:不要因为发现路途遥远就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周末的懒觉本应该睡的最为香甜,临醒时却被奇怪的梦惊醒。内心还沉浸在对梦里如同现实般情绪变化的惊叹,可毕竟算是大人了(在公交车上给小朋友让座,都已经被喊着“谢谢叔叔”喊了好几年),所以不好意思再像小时候那般蒙上被子继续睡,非要找到梦里故事的结局。

说回这个做了一半的梦,能回忆起来的片段中比较清晰的只是一句“再见”。然后画面就迅速切换到空旷的荒野,一个孤独的身影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奔跑,像是在寻找,亦或追赶着什么。不得不感慨一下梦境里有如上帝之手般的创造速度,所有的事物在一个念头中浮起,又在下一个念头中消散。一会儿是在火车上,仿佛还有车轮与车轨之间的“咣当咣当”声;一会儿又到了银装素裹的大地,雪地上清晰可见并渐行渐远的脚印;一会儿又有热浪袭来,试图脱下外套的瞬间还能清晰感受到手指与身体的触碰。这就难怪古人在寓言里把人生比做“黄粱一梦”,深入想想,若是几十年后到了行将就木的年纪总是要闭上双眼,这忙忙碌碌的光景何尝不是一个梦?又如《盗梦空间》里最后旋转的陀螺可能真的就没有倒下去。

从梦境说回现实,还真是有点从“丰满”到“骨感”的苦恼。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设想自己二十七岁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自己应该达到什么样子,直到自己一路跌跌撞撞的走过来,忽然发现那个初始目标好像距离自己还有些远。颇有点像当年和小伙伴去爬远方的高山:早上露水未干出发时看山很远,心里想着走到中午就能抵达山脚下了;若是不能,坚持到下午必定能够到达;可最后发现,到夕阳西下、暮色将至时,我们依然离山脚下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在2015年认识到这段与预期目标的距离后,自己开始陷入一种深浅不明的迷茫和不可避免的焦虑。

回头来看那段时间的自己,当然此时的心态已是好了许多,若是一定要描述,只能说当时的自己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强大,反而“弱爆了”...工作忙时还好一些,没有空闲去思考这些烦恼;工作不忙时就经常会电脑跟前坐一天不说话,然后回到屋子坐在床边不说话。完全没有小时候“话痨”的影子,看来“长大了会走到小时候的对立面”这个说法还是存在个例的。进入深秋之后经常会穿的不够厚实就去楼下漫步,然后走不了一圈就赶紧跑回来,再然后身体就会对“暖和”一词有了知觉。

站在能够望见而立之年的位置,虽说还有一段可以喘息的空档,但若是此时说一些迷茫、焦虑的话题,这在原先看来是不应该有的感触,心里甚至觉得有些矫情。此时的自己颇有点像一位作家笔下的人们:在灾难到来前做着各种准备和预案,可是当灾难真正到来时,人们能做的很少,多数只能静静的等待着、不说话。这个时候解读“迷茫”与“焦虑”,就存在了两种情形:一种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一种是不知道怎么去做。就切身体会来说第二种程度更深一些。固然没有目标很可怕,但是有了目标却难以达到这对于内心来说也是个痛苦的磨练过程。

我们始终要做些什么,不为别的,只为能让明天的自己还记得曾经有这么一段经历。记得有一次爬山,从山顶往山下看,原本以为能够清楚的看到自己一步一步努力攀爬过的足迹,当真正回头看时,只能看到一个一个相距不远的平台。

这一辈子就应该有一个目标,可以让自己追逐一生。也许这个目标不那么高大上,但它会在你迷失的时候亮出那么一点点光,告诉你方向就在那里,然后你可以继续走下去。当你呼哧呼哧的走了很长时间,抬头一看,哎呦,怎么还有那么远?

最后,鸡汤没有喝饱,引用一首诗权当是再来一碗:

莫怕孤独

你所爱的

一样也没有失去

就象暗夜里那颗遥远的星

纵然你永远无法抵达

但始终

照亮着你生命的行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函数声明和函数表达式有什么区别 函数声明 代码执行时函数声明会被提升到最前执行,所以函数的调用与函数声明的顺序...
    Feiyu_有猫病阅读 3,003评论 0 0
  • 时间是非常考验人的 一切都会露出本质 爱是相互的 看不见了 是因为还没有传达到
    泪凌伊阅读 1,443评论 0 0
  • 这两天一直在看热剧《欢乐颂2》,被迷的神魂颠倒。 其实在看电视剧之前,我看了好多关于这部剧的评价。主要是想根据大家...
    娴静雅之阅读 1,384评论 0 2
  • 我认为是刘洪 首先,唐僧的生母是确凿的殷小姐。对于唐僧生父最清楚的,便是他母亲殷小姐了。陈光蕊死的时候,殷小姐没有...
    HQ__HQ阅读 4,0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