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妈妈小夏,带着4岁的儿子乘坐火车。
对面坐着一对母女,小女孩长得天真烂漫,8岁的样子,一路上都是有说有笑的,到中午饭点的时候,小女孩拿了一大兜子零食,其中有一盒棉花糖,看着软,有小兔子,小老虎,非常引人注目,放在桌子上。
女孩的妈妈见小男孩可爱,分给小男孩一些海苔,小夏很少买零食,小男孩吃得欢儿,几口就下肚了,还想吃,小夏轻声安抚,给孩子拿出自己准备的牛奶、面包、果冻……
小男孩不太喜欢,眼睛盯别人零食,“不是你的东西,你不能要。”小夏要把孩子轻轻地抱在怀里,趴在孩子耳边悄悄的说:“想吃了,下车妈妈给你买。”
小男孩儿,不哭闹,开始盯着对面的小女孩吃,小女孩吃完手中的海苔,就玩手机,眼睛都没抬一下,小男孩趴在妈妈的肩头,眼睛固执的看着桌子上的糖。
这是一盒什么样的糖呢?花瓣外形的盒子,里面镶嵌着各色的小动物,有小白兔,有小粉猪,有黄色的狮子等等。
看到他的眼神,我多希望,这盒糖是属于我的,那么我就可以送给小男孩,送一颗给小男孩也好……
可惜,女孩和母亲,没有发觉,小男孩有多么的想吃那个糖。
僵持一会儿,小男孩行动了。
“那是什么呀?”趴在妈妈肩头的小男孩,手指着桌子问。
“宝贝儿,那是糖。糖吃多了,牙会痛的。”小夏握住孩子的不手,放到怀里。
“可是,妈妈,我也好想吃啊!。”
“宝贝儿,你忘了”“不是你的东西,你不能要!”小夏引导孩子,不能要别人的东西。
第一次失败了。
“妈妈,你看!糖要掉”小男孩又一次让大家注意到糖。
是的,花瓣已经有小半边,露到桌子外面了。
“宝贝儿,不会的,小姐姐不会让糖掉下去的”小夏知道儿子想吃,却不能帮孩子要。
对面的母女俩丝毫没有感觉,并没有拿一块给小男孩吃,小女孩,把糖盒子往桌上推了推,继续手头的游戏。
第二次又失败了。
为什么要摆在桌子上,给小男孩一块,很难吗?不给就别让他看到,那么小的孩子,看到,吃不到,忍者不去抢,忍着不歇斯底里,真佩服小男孩的意志力!
小男孩,把手中的帽子向糖扔去,不偏不倚的落在了糖的上面。
小夏也看到了,“妈妈,你猜,我的帽子盖住了什么呢?”小男孩又一次把大家的注意力转到了糖上面。
小女孩抬眼瞥了一眼男孩,伸手把糖装回零食兜子,这回看不见了。
小夏拿着儿子的帽子,“帽子什么也没盖住啊,不是你的东西…”“不能要”小男孩抢着说,“下车,就去买糖吃吧。”小夏看着儿子笑了。
小男孩第三次行动也失败了。
车到站了,小夏和孩子下车了。
小男孩儿几次引起他人的注意,并且告诉了大家一个事实,他想要吃那个糖,妈妈一直在安抚她,担心孩子会撒泼打滚,非要别人的糖,让孩子懂得,别人的东西,不能要。
这一刻我才发现,孩子的品格,在家庭中,已经养成了,虽然小孩子有些事情是做不到的,但他是知道的,怎么做是对的,年轻的妈妈小夏,让我明白,家长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家庭对孩子人生观形成很重要。
作为成人的我们,也应该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更不能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