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周,一切总算步上正轨。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半,家长总算能兼顾下工作了。
每天早上七点半出门,最迟七点过一点就得叫娃起床。想想现在的孩子也真可怜,三岁的年纪就给剥夺了赖床的权利,而这样的生活至少还得持续十五年。
由于车送去维修了,前三天都是打车去的学校,正好把线路和时间再评估了一番。几经验证,最短的路线的确是最优解,不过路况稍微复杂一点,沿途多电动车和行人。
说到这,又不得不吐槽一下昆明电动车之多之野——但凡开车的说起电动车就没有不吐槽的。明明旁边就是非机动车道,那些人却硬是要往机动车道挤,真把马路当成自家庭院一般。更有甚者,一边骑车一边刷着手机,优哉游哉,甚是安逸。话说回来,昆明这交通状况,如果天气和距离允许,骑电动车的确比开车方便,所以无论是上下班还是接送孩子,电动车总占了相当大一部分。
不知是因为到了新环境,还是有家长陪同了几天的缘故,娃儿进教室时颇为抗拒,看来又要经历一两周的适应过程。
周二接娃,娃儿脸上被抓了些印子,老师说是旁边孩子抓的,明天给他们换开。不是很严重,我也没说什么,只是在回去的路上,告诉他们要保护好自己。
弟弟尿了裤子,换下来的脏裤子给装进黑色垃圾袋塞进书包,回来打开后骚气冲天,不知道沤了多久。邻班一宝妈说这不算啥,他儿子拉屎拉裤裆里,老师也没告诉家长,打开袋子后屎散落了一地。
周四开始,娃儿有点流鼻涕。这是我最担心的。娃儿还不太会脱、穿衣服,更不知道冷要加衣热要脱衣,昆明一天的温差变化又大,实在难以控制。这样凉爽的天气,娃儿回来时一身黏糊糊的,姐姐昨天洗的头发今天就粘结成块。室内出汗室外吹风,不感冒才怪了。
周五提前半小时放学。今天是老岳父独自去接的。到家后,两个娃急着要喝水,这着实少见。喝了一杯还不够,连喝了三杯才停下来,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况,我只能揣测,是不是在学校没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