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摄影系列教程5:测光模式

测光,是你打开相机以后,要拍摄照片前做的第一件事情。事实上,当你打开相机时它就已经开始测光了。有些人误认为在半按快门对焦时相机才测光,这是不对的,只要相机没有关闭、没有“休眠”,测光工作就一直在进行,所以测光的时候不用半按快门。

在相机上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像尺子一样的东西,这就是测光标尺。标尺指向0的时候,为正确曝光,我们要做的是,调整快门速度、光圈和ISO使得标尺位于中间的0处。标尺往左偏则欠曝、往右偏则过曝。

测光标尺

介绍测光模式之前,我们先浅谈一下测光原理。物体对光线有不同的发射率,进而表现出在同一环境下为什么有些物体显得亮、有些显得暗。而测光过程,相机默认所有物体的反射率都在18%,也就是人们说的“中级灰”,测光的目的就是让测光范围呈现出这种级别的亮度。

测光与18%灰

而测光模式的不同,影响的是相机衡量曝光亮度的区域。测光模式主要分为点测光、矩阵测光(评价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等等。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不同区域的亮度对于亮度的计算权重的不同。

矩阵测光/评价测光

评价测光/矩阵测光模式下,相机会从整个画面的各个部分采样测光(如上图所示灰色部分都为测光点),并计算一个平均值,使得画面全局曝光正常。因此评价测光适合于风景、建筑等需要亮度均匀的场景。

中央重点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模式下相机也会对整个画面都进行测光,但它的权重与评价测光不同,采样与计算重点放在了画面的中间区域(如上图灰色部位所示,且灰色深的地方计算权重大,为测光重点)。这种测光模式适合于人像以及需要有主体但亮度也要均匀的场景。

点测光

点测光,指的是是对一个“点”范围进行测光(大约在这个点周围1%-5%的范围内),并只对该范围内计算合适的曝光。因此点测光模式适合于使得这一点范围内曝光正常,而背景显得更亮或者更暗的场景。

我们一开始提到了测光原理,因为默认反射率都是18%,因此不能说测光后的曝光就是真正准确的。当拍摄的场景不是中间调,而是比如雪地等更白,抑或更黑的场景,我们就需要用到曝光补偿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白加黑减”。

道理是很好理解的。拿雪景为例,雪景很白,但是相机测光后将它默认为18%灰了,因此实际上相机得到的画面会显得有些暗,那么我们就将曝光补偿往正向调节,使画面变亮。

不同光线环境下使用什么样的测光模式得到更加有意思的画面是一个可以不断尝试和总结的过程。比如下面这个场景,用四种测光模式得到的灰度是觉不一样的。用评价测过可以均匀的还原现场环境与人物主体,与此对应的点测光下人物突出背景变暗,这又是另一种氛围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