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个月前,闲逛书店的时候翻到这本书。位置特别不起眼,封面也是最普通的烟灰色,作者的名字几乎看不见,没有隆重的倾情推荐,也没有四处赚吆喝的简评短议,静静的置于书架的下层,不争不抢,宠辱不惊。我是喜欢选择纯粹干净简单普通的小书,是那种最充分最全面最直观的选择体验,可以调动全身心的感受,充分发挥五感的作用,甚至是第六感的直觉,有某种莫名的吸引力,一拿到手里,随意一番,就知道要不要放下。其他任何购买行为一定会有比较和算计,少了随意和感性。
买来后一直放着,今天早上,泡好了茶,正在为久违的刺眼阳光目眩神夺的时候,脑海里突然蹦出了这本书,拿在手里摸了摸,美妙的时刻随之点点渗入。
作者叫青山,但文字处处透着温暖的阴柔之气,虽然想到定是出自女性之手,但没想到是一个这么年纪轻轻的女孩。她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与年龄颇不相符,这份乐天知命、静享其成的了悟和豁达倒像是一个成熟的老灵魂。在烟霞旧友所作的序中有这么一段介绍:“青山,23岁在西安读书期间迷恋上终南山,时常留连山中,造访古寺,拍摄黑白照片,24岁索性弃学,拖着几大箱沉重的书籍,隐入终南两年有余,山居修行,出入僧院,读古籍,与幽人来往。”这本书就是她在终南山的隐居笔记,虽然题目为孤独是一种修行,但已不同于司空见惯的人人都可随口而出的都市修行论,不是子虚乌有,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一种飘逸灵动、渗透时光分分秒秒的当下体验,质朴从容,岁月静好。
书的整体感觉简洁干净,每一篇都是由照片和文字构成,浑然一体。照片全部是黑白的,有古刹茅屋,有小桥流水,有寺院僧人,有隐居老妇。文字非常简短,百字有余,清净绝尘,但传达的感情却是纤细而丰富,明媚而大气,流淌而充沛,兰生幽谷,暗香袭人,有临窗煮酒,有踏雪寻梅,有西园品茶,有静夜焚香,真正的心无挂碍,两袖清风,粗茶淡饭,素简度日,日里手不释卷,夜里酣睡如泥,坐听花开花落,闲看云起云落。
这样的日子真是令人神思,生命本来的东西很简单,回归反倒是件难事,我们称之为修行。我觉得这个女孩子比较难得的地方是,她的隐居生活没有目的,朴素而纯真,不是为了逃避,不是为了追求,不是为了救赎,不是为了治愈,甚至不是为了修行,因为已经呈现出一种圆满的状态,无所求亦无所欲,只是简单的喝茶饮酒过日子,感受日夜的交替四季的轮回,坐卧行游像呼吸一样自然,所以也不能说这就是超然,因为一切就是最普通最原始的生活。
她自己说只是用文字和照片追忆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如此而已。这本书的感觉也是如此,并不是像要告诉你怎样去修行,却会从一点一滴的记录中激发你自己的感悟。修行一定是个体的行为,是心的转变,变得敏感柔软、安然自在、包容丰富,营营以求的时候一定是忘了生命的馈赠,拥有的都在身后,转身是一种接受,也是一种态度。修行是一种信心,是理想,一定要在自身一切安好的时候开始,一步一步在每个片刻中做准备,对生活种种细微的美好和奇妙更能心领神会以后,才能生出勇气和慈悲去面对和接受不幸。宋代禅师延寿说“顿悟就像砍树,如伐木,片片渐斫,一时顿倒。”这是一个渐进的旅程,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要想不使惹尘埃,只能时时勤佛扫。我们生活在一个灯红酒绿的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缘归山隐居,苦行僧的千锤百炼也不是修行开悟的唯一法门,心的自由是一个人自由的根本,也只有当下体会到俱是丰足的状态,才能对抗环境和他人,正如奥修大师所言,神不是一个人,而是终极的幸福感,是你属于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也属于你的存在感。
书的扉页上有一句话“在这个纷扰的世界,只有青山,发现了时光里的寂静和欢喜。”我喜欢寂静和欢喜,也喜欢一个享受到寂静和欢喜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