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曾对一个善于倾听面带微笑的男孩或女孩倍增好感过?
你是否曾在悲伤失意的时候被某一首歌或某一句话直戳心房?
你是否也曾无数次渴望有那么个人能在你坠入无助的深渊中给与你鼓励与支持?
而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和我一样坚定地选择:是!
而现在我要告诉你,共情力可以让你走出不如意与悲伤,并且当我们掌握这种能力后还能帮助身边有相似境遇的朋友。如果你心动了,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著名的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的第二集(为什么学习积极心理学?)第四节——经历痛苦的重要性。共情力。中就曾提到“共情力”,并且明确指出:拥有共情力或者身边人的拥有共情力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疏解痛苦追求幸福。那么这个共情力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让我们继续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共情(empathy),是指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且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举个简单的小例子:小时候我们受委屈难过时可能会大声哭喊以寻求父母抚摸安慰;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心智的成熟,面对学业,事业或是生活的压力,我们学会了隐藏内心的伤痛。最难过的时候也只是同闺蜜或好哥们倾诉。
以上,无论是大哭还是倾诉,都是我们用来宣泄情感并且企图被理解的途径或手段;无论是父母亦或是闺蜜死党,都是长期陪伴我们身边,是了解我们心中最真切感受的人。但对生活在这个充满焦虑与紧张的快时代的我们来说,这批人毕竟是及其珍贵少数。因此,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在这充满竞争力的“动物世界”活下去,了解并掌握这项技能就显得很有必要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学习这项技能呢?答案是:设身处地,全神贯注以及感同身受。
看到这儿有人要吐槽了,这三个词看起来相似又宽泛,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呢?说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
上大二的我有一个今年刚高考完在外地上大学的弟弟。之前有一次他在和我聊天的时候差点要哭出来了,可作为姐姐的我不仅不理解他为什么难过竟然还在心里暗暗挖苦他:一个男孩子哭哭唧唧真没志气!大学生活有啥不好适应的就是自己矫情罢了!但当有一次我熬夜刷好友动态时,我却分明看到弟弟的说说下面那个蓝色字定位地址——山西,眼泪就止不住流出来了。山西,一个需要从我们这儿不间断坐14个多小时绿皮火车才能到达的遥远地方啊!自从开学父母送弟弟去学校那次以后,他从来没有同我们家庭成员的任何一个见过面甚至是一面。而我弟,十足的阳光大男孩,素来不喜抱怨与哀愁,当初去外地上大学时甚至都不愿意辛苦没怎么出过远门的父母去遭一趟罪。这一次应该是很难过了吧,不然也不会找我诉说,我反思到。
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和弟弟的难处之后,我选择了主动打电话给他去帮他解决问题。我先是很认真地聆听了他的苦楚,体会到了他的难过,最后想起了自己刚上大学时在生活和学习上也存在着种种的不适应并且结合了他在外地上学这一特殊因素给他做了分析和开导,最后也就是现在的他,不能说是在大学里顺风顺水吧,但好歹也能比其他同样在校的外地同学更加适应了这些不易。而且让我欣慰的是,我弟也充分地运用了他的“共情力”帮助了同样处于困境中的同学并因此收获了不少新朋友,对此我这个做姐姐的十分感动。
通过我和我弟的例子,大家是否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都曾经或是一直拥有这种能力呀!只是由于某些原因限制了它的发挥,例如:在倾听别人诉说时不能设身处地有耐心地做出反馈,在听到别人痛苦求助时产生厌烦或消极应付情绪等行为都会给我们自己或是身边的人造成不好影响。因此我们在面对诸如此类地情况时一定要默念口诀:设身处地,全神贯注和感同身受!
以上是我在最近阅读的一本由哈佛大学前讲师亚瑟.乔拉米卡利,优秀的“共情”研究专家所著的《共情力》一书中获得的真切感受。我将我的感受与反思以这种形式呈现,希望能给阅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一点帮助,祝生活愉快幸福!
简书新手,Monica晴。文章不够好,但希望看完他的你也能幸福快乐,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