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劈波斩浪向大洋,赠人玫瑰留余香,中国故事里蕴含着博爱奉献的精神。国有界,爱无疆。我国用于海上医疗救助的大型医院船“和平方舟”号,14年时间,航行26万多公里,为43个国家25万余人次提供医疗服务。一次次,“大白船”带着奉献精神起航;一次次,她满载动人故事归来。在几内亚,在圭亚那,在柬埔寨……“大白船”处处留下爱的佳话。“和平方舟”号医护人员,以手术刀作笔,以甲板为纸,以仁心研墨,书写了为世界人民谋健康福祉的中国故事,彰显了博爱奉献的中国精神。
2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浙江大学博导李铁风和他的团队,用不懈努力坚守科技强国的理想,终于成功开发软体机器人。他们独具慧眼,从马里亚纳海沟的狮子鱼身上寻找灵感;他们反复实验,让新型材料凝胶状物质闪耀登场;他们匠心独运,用自创软体机身代替传统硬质外壳。终于,软体机器人遨游深海,他们站在了世界科技的最前沿。李铁峰风及其团队用奋斗照亮理想,充分说明: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理想不是美丽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绘;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卡开垦。
3
有了好的故事内容,我们还需要创新传播形式。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是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此前,歌手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火爆出圈,便是创新的结果。这首歌以天津民间小调“靠山调”演绎《聊斋志异》的同名故事,尝试构建流行音乐与民间传统文化共生共存的音乐生态,形式新颖独特,曲调宛转复古,歌词幽默诙谐,特别适合大众口味,因而引来网友纷纷查阅典籍,带火了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刀郎的创新,让墨香纸韵里的故事萦绕心间,润泽心灵。数千年来,中华文明血脉不断,弦歌不辍,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创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时代青年,我们需要创新传播形式,让中国故事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