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什么,司马迁解释的很"深刻"!

近日读到《史记·乐书》,有一段关于“音乐”的记载,我觉得值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①,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②羽旄③,谓之乐也。

注释:

①方:指规律。②干戚:盾和斧。③羽旄(máo):乐舞时所执的雉羽和旄牛尾,亦为旌旗的代称。这里都是指用于舞蹈的道具。

译文:

声音的发出,都是从心中产生的。而人的心理活动,是由于受到外物的感触。有感于外物的变动,就表现为声音。声音相互配合,就产生变化;变化形成一定的规律,就称之为音律;不同的音律和并在一起形成歌曲,再配上干戚和羽旄,就叫做“乐”。

感悟:

音乐有雅俗之分,有古典时尚之别。有靡靡之音,有雄壮之乐;有亡国之声,有生命交响之曲。音乐对人有教化作用,有感染之功效。它能影响人的精神,浸润人的灵魂。

音乐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心灵世界的真实表达,反过来又能够净化人的心志,陶冶人的性情。音乐的动听悦耳,必然是人内心秩序和谐安宁的如实反映,什么样的心灵就会对什么样的音乐产生共鸣。

PS : 欢迎关注公众号『读史记观古今』,更多优质历史好文等您欣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