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收到“学习技术”教练忠义老师赠送的学习障碍书籍马上阅读起来。
里面一共谈到三个学习障碍,第一种障碍:缺乏实物体。
刚好上周末在培训机构上的课程中,就对缺乏实物体的学习障碍深有体会。
一堂是四年级的“乡村生活”主题作文、一堂是二年级的“观察可乐”主题作文。
四年级的课程靠回忆加上一些图片和事例讲述引导孩子们自己的亲身体验。二年级就是当堂课直接拿可乐过去给孩子们观察、品尝。
遇到困难的学生:4个班80个四年级学生中,有三个说自己从来没有去过乡村、农家乐、草莓园都没去过。有两个女生说自己就单单写景,毕竟事情自己没有亲身经历,写不出。
还有一位男生,在课堂中就表现得比较沮丧,说自己没有去过。当时让他听同学们讲、看看书内的范文。平时特别活跃的孩子,一下子耷拉下来,眉头皱起。其他同学个个神采飞扬,听着别人分享的趣事就笑靥如花,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在写的过程中,他更是弯腰驼背,一副茫然不知所的样子。
当时我不太相信有没有体验过乡村生活的孩子,毕竟自己幼儿园大班的儿子,每个学期都有春游秋游都去过农庄种菜、捡鸡蛋、插秧、给动物喂食物……我想过小学生自己家里没去过,至少学校应该是组织过啊,偏偏还真的就有例外。后来与孩子母亲交流,他确实没有看过。当年他姐姐可以瞎编一下,但是这是位实诚的男孩,没经历过就不愿意写,不忽悠自己。为孩子的真点赞!
妈妈表示周末就带孩子去体验乡村生活,所以解决孩子没有体验过实物体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去体验一下就好了嘛。
学习某项技术,却没有跟技术相关的实体物,这种缺乏实体物的教育,对学生而言是很困难的。实体物:指一个主题中的实际物体;生活中的事物;与意义相反。意义:是指与某事物相关的任何想法、决定、概念、注意或意思。 (以上概念源于《学习的障碍》)
缺乏实体物实际上会使学生有压迫感。让他觉得弯腰驼背、有点眩晕、有点死气沉沉、无聊、愤怒。如果他正在学习如何去做某件事却缺乏实体物,将产生这样的结果。照片会有帮助,而影片动画的效果也相当好,因为这些东西表示实体物确实存在。
这仅仅只是一堂课,关于述说生活体验的交流,没有实物体都很难进行,更别说真正学习一门技术了。所以当发现孩子在学习中有一些生理反应的时候,一定要帮孩子分析是遇到了什么学习障碍,有可能就是缺乏了实物体。
与上述例子进行另外一种对比,本周的二年级课程是观察可乐,直接带一大瓶可乐到教室去让孩子们观察、品尝。所有的孩子都参与了亲身体验,就没有出现四年级课程的例外。看看孩子们的表情,是那么兴奋、开心、每一个不同的表情都带给人一种幸福满满的感觉。在如此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观察的方法,相信孩子们肯定都有收获。有实物体的教学,直接体验、操作。孩子们顾着细心观察,各种触碰、品尝 (发现桌子上的几滴也不放;舍不得吃拿手指头蘸着吃,发现泡泡会跑到手上来挠痒痒……好可爱的描述。)这叫做情境教学。也就是用实物体来让学生进行充分感知。
“复归于婴儿”,想想最初孩子是如何感受这个世界的。他们就是在看、听、闻、会动了就摸、尝。最初的时候不管什么东西,都要放到口里去,其实他就是用嘴巴在探索,知道后面有了经验:这么硬的东西,不能吃。有了经验后,就不需要什么都往嘴巴里放了,思考也在不断的感知中进行提升,认识了更多的实物,理解了更多的概念。运用所学不断地更深层次地认识这个世界。
综上:如果一个小孩在学习时遇到问题了,追溯回去,发现是实体物障碍的时候,补救方法就是提供实物,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