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8
17-11 从成王败寇说起
鲁迅篇目:《立此存照”(六)》
精典语录:“非经宋元明三朝的压迫,杀戮和麻醉,不能到这田地。”
(原刊1936年10月20日《中流》第1卷第4期,后收人《且介亭杂文末编》)
晚成斋微评:张献忠一股陷安徽巢县,令该地深受其害。“秀水人沈国元在彼地,被斫不死……作《再生纪异录》……改名《流寇陷巢记》。
中国有“成王败寇”说。张入川后虽曾称王,但因王座还未坐热便丢了,是个短命的局部王。又因名声太臭,“历史”还是将其定位在“流寇”上。寇者,非匪即盗,属乱臣贼子之列,人人得而可诛之。李自成进了北京后也坐了一阵子龙庭,也许他不是“真命天子”下凡,黄袍加身未几便仓皇出逃了,于是也成了“闯贼”。不过他死后的命运比张氏可强得多,被奉旨作文者吹捧了许久,赞之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农民起义的英雄。
张献忠、李自成等辈的造反,还是得到了不少的回报,如圆了当皇帝的美梦。只是因自身的局限,占地太少、称王时间过短等原因,最终还是失败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里,他们还只是个寇。退一步言,纵然让他们成功了,以张的残忍暴戾;李的昏庸腐败,失败也是迟早的事。而对最广大的百姓而言,也只是换了个朝代名而已!诚如先生言: “非经宋元明三朝的压迫,杀戮和麻醉,不能到这田地。”
寇也罢,王也罢,若掠民、愚民、苛民,下场都不会好到那里去!
2012牟2月15日 2012年9月14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