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分别,不会是渐行渐远

最近因为搬家,搬到离我家乡四千公里以外的城市,分别便成为了四月下旬开始的主旋律。我用吃喝和拔牙来缓解别离的感伤之情。

作为一个成年人,吃吃喝喝,把酒言欢之中,我知道,要好的朋友,即使分别,心不会远离,同时,在拔去智齿的过程中,疼痛也帮助我慢慢冲淡了伤感。但孩子和老人的焦虑就无法抑制。

我之前一个多月的时间,一直再写缓解分离焦虑的绘本,然而,那些绘本在长久的分别面前,作用似乎苍白无力。随着分别的日子日渐临近,老人们焦虑的不能自已,更别说小孩子了。

四月下旬的某一天,我结束了上一段工作,在家休息,收拾搬家,婆婆提出,你们都辞职了,可以自己照顾毛豆了,那我也回家吧。其实我知道,她害怕时间越久,他越舍不得他带了三年的孙女。

毛先生很不理解,跟我说,孩子是我们的,况且,我们安顿好了,就把妈接过去了,为什么要搞得生离死别一样呢?

男人,可能都会大条一些。

送婆婆回去的那天下午,我们带着毛豆准备回我家,坐上车,毛豆开始哭的撕心裂肺,婆婆一把一把的抹眼泪。那场面,我一度认为,硬生生的把奶奶和毛豆分开,似乎不太近人情,毛先生狠心开着车,直接拉着我们走了。

回去之后,毛豆每天都会说,妈妈我不要你离开,不要你离开我们的家,我不要奶奶离开,不要奶奶回他家。分开了就再也见不到了。我很不解,一个三岁的孩子,为什么会把短暂的分别当成永别,他告诉我是五楼小朋友的爸爸妈妈说的。

那段时间,毛豆的不安情绪也让我很烦躁,我一度怀疑,婆婆为了不想我我们离开他,给孩子渲染这种情绪。我甚至很气愤。

五月十三,我先行来了新家,开始收拾,打扫,每天灰头土脸。一个人的时候,想想,也许老人和小孩一样,得哄着来。毛先生想着,不让毛豆再见奶奶了,省的又闹人。我说,毕竟半年见不到呢,还是再见一下吧,毛先生把奶奶接了过来。然而,本来都已经可以坦然接受分离的小朋友在见到奶奶之后,又开始娇滴滴哭兮兮的,整日怕奶奶走了,也怕再也见不到她的好朋友了。

对于分离,多希望,我们能潇潇洒洒。

电脑还没来,手机码字,记下困惑,以待解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