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故事」记一场因新娘家作妖而搅黄的婚事

我老家在南方某地,那一年,我去帮忙接亲。

新郎是我哥们儿,家境殷实:父辈从政,母亲经商。新娘是邻省人,家庭普通。

谈婚论嫁时,男方态度很敞亮:女方提要求,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

目前女方提的条件也算合理,没太出格。

眼看着一段美好姻缘就要成了。

因为新娘是外地人,就在酒店待嫁。

我们一帮人浩浩荡荡杀到酒店,敲门塞红包、玩接亲游戏,流程俗套却热闹喜庆。

新娘顺利接出来,正准备下楼,新娘的新娘舅妈突然跳了出来,拦在门口:“等等!开枝伞的礼数还没到呢!”

我们老家讲究的是送“开枝伞”——娘家赠予新娘一把精致的新伞,寓意开枝散叶,多子多福。

男方则要回一个象征性的小红包,图个吉利。大家都以为是个心意到就行的环节。

负责礼仪的堂哥赶紧上前交涉。

谁承想,新娘舅妈张口就要19.9万作为“开枝伞钱”!

现场瞬间石化!刚才还喜气洋洋的氛围,一下子冻得结冰。

堂哥努力周旋,提议按常理给个吉利数红包(比如1999、9999)。

女方父母全程像局外人,闷头吃瓜,任由新娘舅妈冲锋陷阵,唾沫横飞。

我们几个接亲的小年轻想劝劝女方父母,人家眼皮都不抬,我们只好尴尬地溜下楼抽烟。

堂哥在我们那儿负责协调婚宴事务,经验丰富。可这金额也把他震住了,赶紧把叔叔(也是新郎的叔叔)搬来救场(我们那边新郎父亲是不能去接亲的,只能叔伯兄弟去)。

叔叔赶到时,空气已经凝重得快滴出水了。

听完要求,叔叔强压着火,试图圆场:“礼数我们懂,开枝散叶是好意。但手上真没有这么多现金,能动的活钱都带来了,大概十万。剩下的已经派人去银行取了,今天节假日银行不上班,最迟一两天,肯定补上!”

骚操作来了! 新娘舅妈一听,立马炸了锅,尖着嗓子嚷嚷:“啥?过后补?你们当官的人说话轻巧,回头不认账我们外乡人找谁要去?!就要现金!现在!一分不能少!少一分,这‘枝’今天就别想‘开’了!” 

我们接亲的兄弟火气噌噌往脑门上蹿,但这是人家婚礼,只能憋着。

叔叔脸色铁青,打了一通电话,拉着新郎找到我们:“叔伯兄弟们,这情况只能大家一起帮帮忙,凑点份子钱应急!” 

我们当时大多还是学生,把身上带的红包全掏空了,七拼八凑又弄了几万。印象里,最后可能就差两万块左右。

叔叔再次找到女方父母,几乎带着恳求:“亲家,‘开枝伞’是好意,我们绝不亏待。就差两万了。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吉时耽误不得。钱,绝对少不了,咱们先开开心心把婚礼办了,行不行?” 

女方父母眼神躲闪,支吾着,意思好像是“得听她舅妈的”。

这时,时间已逼近上午十一点,男方那边急得快冒烟了。

叔叔眼见女方父母油盐不进,又打了一轮电话。他直接找到那舅妈,拿出纸笔:“舅妈,差这两万,我给你打欠条!我是XX单位的XXX,有名有姓,这钱你找我!最晚明天送到!”

 舅妈鼻孔朝天,斩钉截铁:“甭来这套!空口白话谁信?少一分钱,今天这新娘子就别想接走!”

我算是看明白了,这舅妈就是吃定了男方要脸!新郎父亲的身份在那摆着,酒店里坐满了有头有脸的宾客和领导,这婚要是黄了,丢脸丢大发了。

又僵持了十几分钟,快十一点四十了(我们那婚礼仪式定在十二点四十八分)。

新郎父亲终于坐不住了,电话直接打到新郎手机上,说了几句,又让新郎把电话递给女方父亲。

电话那头,新郎父亲语气尽量平和:“亲家,孩子终身大事要紧!‘开枝伞’的礼数我们认,过后一定加倍补上心意。可这数额之前压根没提过,太突然了,实在没准备这么多现金。别因为这点事耽误了孩子啊!” 

女方父亲唯唯诺诺,大意是“开枝伞钱”是老家规矩,舅妈是女方的外家代表,主事人,他们得听她的。

说实话,我们当时满脑子问号。

男方家虽非巨富,但条件甩女方家几条街。

女方家是普通农户,车、房、工作全是男方置办的。彩礼按当地标准(在当时也算丰厚)也早给了。更别提男方去看女方时,心意也没少表。

新娘长相普通,新郎一表人才,俩人大学同学,感情基础算深的。不是念着这份情,男方哪能这么迁就?

事情总得有个了断。

新郎最后一次恳求未来岳父母:“爸妈,现在钱就这么多,您二老行个方便?我保证以后对XX好!” 女方父母依旧装聋作哑。

叔叔彻底寒心了,拽着新郎出去打了很久电话,显然是在和酒店那边的父母做最后决断。

我们在楼下抽烟,看着叔叔和新郎回来时那铁青的脸色和决绝的步伐,心里咯噔一下——要出大事!

司机们心领神会,立刻跑去挪车准备掉头。我们赶紧跟上楼。

叔叔、管事、新郎三人这次没找女方父母,更没理那舅妈,而是径直走到一直沉默哭泣的新娘面前。

叔叔盯着新娘眼睛:“XX,男方对你咋样?我们家对你咋样?你自己心里有杆秤。结婚是你一辈子的大事,你自己想清楚!差这两万‘开枝伞’钱,这婚,你今天结还是不结?” 

新娘只是捂着脸哭,一言不发。

原本叽叽喳喳的那些伴娘,此刻也噤若寒蝉,全看那舅妈表演。

舅妈呢?

正翘着二郎腿剥橘子,一脸得意地甩着小话,那意思分明是:不给你们男方下马威,你们就不知道我们女方家的分量!

这时,几个秘书、司机模样的人匆匆赶到,手里提着袋子,应该装的都是现金。

但叔叔他们看都没看送钱的人。

叔叔转向新娘,语气冰冷:“时间到了,给句痛快话。走,还是不走?” 

新娘抽泣着,竟冒出一句:“就两万块钱,至于吗你们?” 

新郎瞳孔一缩,只问:“走不走?” 

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

死寂般的几秒钟后,新郎猛地转身,对我们这帮兄弟吼道:“撤!这婚,不结了!” 

虽然早有预感,我们还是下意识地劝:“冷静点哥们儿!” 

但新郎头也不回,大步流星冲下楼,一头扎进婚车。

接亲车队浩浩荡荡,在一片死寂和那舅妈刺耳的“没规矩!你们别后悔!”的尖叫声中,狼狈又决绝地驶离了酒店。

回到酒店,新郎父亲直接走上台,拿起话筒,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各位亲朋,今天发生了一些意外状况,婚礼仪式取消。但大家难得聚在一起,我备好了酒菜,就当是我请大家聚一聚!所有礼金,请到礼台原数退还。吃好喝好!”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后来听说,我们走后,新娘家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乱成一锅粥。

当天下午,女方父母带着女儿找到男方家门口,吃了闭门羹。

一年多后,我这哥们儿娶了个更年轻懂事的姑娘,如今孩子都俩了,日子和美。

至于那位新娘和那位厉害的舅妈呢?

只听说,到现在,新娘好像还单着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