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日记第一百六十二则

              2018.2.4(腊月十九)星期天晴

        航弟弟从昨天开始可以一个人扶着栏杆上楼了,下楼还不行,怕摔跤。今晚做了一件好事,满足了三个孩子的心愿——背上航弟弟陪小米回老家,本说是回去陪小幺爹玩,谁知小幺爹正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我们没过多久便回来了。路上遇到来找我们的俊哥。他想耍擦炮儿,我曾答应陪他回老家宽阔处耍,因此便陪他耍了一会儿。

      午饭后直打瞌睡,但我没睡,因为我太了解自己,一旦躺下就会到天黑才起床。强打起精神吃截甘蔗后开始阅读,居然坚持到了五点二十多才放下书。花了大把时间阅读《意念的表出》,几乎是看了四遍(历经四个步骤)才终于罢手结束第二章第一轮的阅读。不知道是不是我太笨,也不知现在的理解对与不对。暂且写下我的思考,希望有朋友能帮我解答疑惑。

阅读104——123页:

《句读和段落》

1.句读和段落各有何作用?

分割句子(篇章),传达句子(篇章)意味和情感的强弱。

2.划分句读和段落的原则和条件分别是什么?

原则:句读依意味的强弱,段落依文章内容;

条件:句读变化活用不死守法则,写作上用情感表达其强弱,朗读时用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表达;段落依文法的论理的法则及作者心情的自然流露。

3.疑问:

(1)既然叶老也说句读不同传达和强调的意味就不同,那么当下考查文言断句那个题是否真的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因为各人的理解不同。断句真的有章可循吗?

(2)句读与标点符号的关系可以如何描述?前者是停顿的合适位置,后者是语气的表达方式。

《意念的表出》

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后,我把“意念”换作了“文章内容”,于是再读全文就容易理解了。但我不知道自己如此理解是否恰当。

1.意念(文章内容)如何确定?

外界收得,内部发生。

2.意念(文章内容)用什么来表达?

文字。文字是表达意念(文章内容)的符号。

3.如何用文字表达意念(文章内容)?

(1)词儿或用语

潜心积累;严密选择。为什么要选择呢?因为同义词只是一部分意义相同,并不是完全相同,所以得选择最适合的那一个;再说词语也有古今异义的现象,得看语境。有选择的标准吗?有,积极的是适合情境的,消极的是意念(内容)明确,无歧义。

(2)句。选择标准:积极的是适合情境的;消极的是合乎习惯没有毛病。

(3)篇。一个意念(内容)统领全篇。一篇文章一个主要内容。

4.疑问:

(1)词儿需要潜心积累,句呢?常常听说要孩子们积累好词佳句,是不是就是为这个服务的?可为什么作者强调了要积累词儿却没说要积累句呢?是否没有积累的必要?因为句由词构成,积累了词自然就可以为丰富句而服务了。

(2)“立意”与“意念”有区别吗?

5.启示: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无论词儿还是句。其实,生活中这个原则无处不在。

《感慨及其发抒的法式》

自古以来,抒写感慨的文章有很多,几乎都是郑重点出时间,写出今不如昔的现状,其性质是退婴的消极的无意志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