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18,编号862。
我感觉我的新同事S在时间上比我抢得紧,我也受到他的影响了,这点很好。于是我在想的是如何把平常做起来很磨蹭的事情更高效率更短时间地完成。尤其是在最近仓促备考的状态下,时间变得格外的重要了。
边写边想吧,罗列下值得总结的几个事情。
第一个是每天的写日志。这个是每天必做的,所以即使这次的备考我也不打算放弃。尤其是在我已经掌握了相应的效率工具:语音输入的情况。但是我内心也明白了经过这100多天的坚持不懈,我发现坚持写的问题还是在于两个地方。1、提前构思是否充足;2、有没有去寻找一切可能去提前做完此事。其实就像现在,工作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路,另外有个大块的事情安排在了下午。那么现在到午饭前的这半个小时就是最适合做此事的。即使我现在没有用语音输入的方式,用打字的速度,只要自己分心少一点也是可以搞定的。当然,最最重要的是灵感和内容。像现在的内容就是我看了一个简书的短文章还有看到旁边勤奋的S给我的影响,以及这些天时间完全不够的备考带给我的时间上的紧迫感带来的大脑快速运行。
第二个是锻炼和吉他的练习。
这个,我能找到的办法就是在每个学时的休息时间十分钟里来做这些事情。老实说,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比如说锻炼,其实看课件学习也是件蛮累的事情,尽管累的是大脑,也会让整个身体没了做力量训练的欲望,只能做些轻负荷大数量的练习。吉他则是这个星期都没有练了,捂脸呀!!!
第三个是没有数的娱乐时间。睡觉之前想玩下,这是一天的时间里都没有给它留位置的,于是本来想的晚上11点就睡觉就总是做不到。能够12点睡觉感觉都要谢天谢地了。唯一好的是睡前听英语起到了比较好的催眠效果,基本都是能够在半个小时内入睡了。
第四个,拒绝没有必要的浪费。这是个很主观的判断,比如像工作上的外出与合作单位的用餐,之前还是没有拒绝的,这几次也没去。这是以前就养成了习惯,执行起来到比较容易。
第五个,在关键的清醒点做好选择。这是在《高效两小时》中学到的一个概念。就是从惯性动作中打断的时候,要做好主动思维的思考,重新考虑下一精力投入事项的选择。这也需要大量的练习。初步练习的时候会经常失败,但是不因困难、不因经常经常失败而放弃做正确的事情是成长必经之路。确实是有效果的。
第六个,利用琐碎时间去做工作、生活中的琐事,比如打电话、聊天打屁之类的。就像现在我的工作有一部分内容就比较无聊,但是会在那一时间里聚集很多人,就很适合用来聊各种八卦、探讨人生、做好关系交流之类的,用来锻炼我的薄弱项。
分析到这里,我的生活、人生可以改进的地方太多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