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看得很过瘾

日前,在网上找到大概应是2014年中央第二套节目的《互联网时代》专题纪录片,共10集约500分钟,从头看到尾,很受教育,也很有启发。

转眼已入中年,已经有点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这是最坏的时代,我气喘吁吁地也追不上科技更新的速度。其实我不相信一个人可以老到跟不上时代,只是看你愿不愿意跟上这个时代。所以,我找来这部专题片,像读书一样认真读完,以求知的态度了解一下新的时代变革,好让自己至少不被甩出来。

互联网时代的历史、意义、忧虑等等,片中说得已够充分、够深刻、够生动,教育意义足够,此处不多说了(片子很值得看,建议大家一定要看看)。我感慨的是:片子的设计思想站位之高、覆盖之广;解说词把文字与科技完美结合在一起,讲解深入浅出,文笔异常优美,太难得了;配乐与主题、文字结合紧密,几乎可以以音乐为主题,而用解说词、画面等作为音乐的注释;画面设计之完美、剪辑之精炼,让人佩服!

这里重点探讨一下文字工作。

我本身就是职业文字工作者,但面对《互联网时代》的解说词,深感自己差得太远。

截止目前,文科和艺术类专业依然十分不好就业,看来百无一用(“百无一用是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等等,我都当夸我哪——无用之用,没准儿是大用!);此类从业者自诩清高但深受失落,痛感不被重视、壮志难酬。

其实,究其最终原因,是我们的水平、我们的专业素质还是太差,不足以给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我常常面对每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仰天长叹、自愧弗如,人家能在百字以内,深刻、到位、唯美地塑造和表达,这才叫做炉火纯青。

再放眼我们伟大祖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其文字的高度令人高山仰止。当年,骆宾王一篇《讨武檄文》啸聚天下英豪,也让武则天本人赞叹不已。所有这些,暂且把艺术享受放在一边,单说文字的实用功能,我们又有几人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呢?

我们应该知道,文字工作其实不仅仅是酸文人的风雅,也是与科研等工作一样,是一种专业技术,我们完全不用自惭形秽,但也要创造用武之地。具体来说,就是在技术水平上,要继续刻苦学习,积极实践,努力提升业务素质;在技术应用上,也要大胆寻找资源、尝试机会,让它发挥出效力、创造出效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