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意大利媒体3月25日报道,两周内,接连有两名护士自杀身亡。一名护士有发热症状,另一名护士已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据悉,自杀的原因是疫情导致的工作压力过大和担心自己会感染他人有关。
在中国,一名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也曾不愿配合治疗而想放弃,护士送给他一封手写的信,使他鼓起了和病魔抗争的勇气,最终安心治疗,直至康复出院。可见,疫情期间管理好不良的情绪也是决定生死界限的分水岭。面对身边鲜活的生命离世,病毒的大量传播和身体的各种不适,可能会产生种种的不良情绪,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呢?
1、正确客观分析
疫情期间,如果我们出现发热、咳嗽,全身乏力等症状,很容易联想到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而引起的内心恐慌。在这种情况下,要稳定情绪,千万不要胡思乱想,并及时去医院检查。因为导致发热,咳嗽的原因很多,不一定就是新冠肺炎,也可能是普通的感冒,或受凉所致。所以有了症状也不必过分担心,除了咨询医生,还可通过血常规、CT的检查,结合流行病学史,医生会给出科学的诊断,经过对症下药后,大多数不适症状都能得到改善。
2.坦然看待生死
新冠肺炎的流行,导致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面对亲人的离世、许多生命的消逝,悲伤是人之常情。但人不能一直沉湎在悲哀的痛苦情绪中,否则对人的身心会造成不良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情绪低落将会罹患抑郁症、导致免疫力下降、女性乳腺增生或甲状腺病变等,最终影响生活的质量。面对生命的逝去,我们无力改变现状,就应坦然接受节哀顺变,化悲痛为力量,过好当下的生活。可以允许自己伤心一段时间,但不要让自己长期陷入负能量的恶性循环中。想想那些逝去的亲人,在九泉之下也不希望你长期悲伤难过,为了身心的健康,必须学会及时转化不良情绪。
3.管理不良情绪
当疫情信息太过惨烈,出现不良情绪而自我感觉不适时,可以通过行动去转移注意力,改变自己的心境。如看看相声小品,看些喜剧片让自己快乐一下;也可以看些悲情戏,看到主人公承受着更大的苦难,更艰难的处境,感觉自己受的那点苦也算不了什么。从而稀释自己的不良情绪,冲淡内心的不安和苦楚。还可以听些轻快悠扬的音乐。中医心理学中指出,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和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畅通精神和心脉的作用。另外,可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慢跑、跳有氧健身操等。运动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种内啡肽的物质,还可以协助人体合成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快乐因子,有助于人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
4、做好自身防护
新冠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注意防护,感染了病毒,身体的不适就能加剧情绪的恶化。因此,做好自身的防护很重要。通过学习掌握一些防护知识,做到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室内注意通风、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学会正确的消毒方法等等,做好自身防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被感染的风险,未被感染的状态下,身体更容易产生健康状态良好的感觉,不易累积不良情绪。其实外界最大的困境抵不过内心的绝望,我们应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坚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如果患病应相信医学,坚持正确地治疗就是最好的出路,医护人员也会尽最大努力让自己早日康复,从而稳定心性平复情绪。
5、重视身体的感受
在疫情期间,我们应重视自己身体的感受,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但不要过度忧虑。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保证饮食营养丰富,睡眠充足,从而提高自身的抗病毒能力。消极思想能使人颓废,消极思想累积,容易导致心理防线的崩溃。因此,当出现消极的思想情绪时,应及时察觉积极转变,可以多想想疾病治愈后的情形,想象自己恢复健康后的精彩生活,引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增强自己尽快康复的动力。新冠肺炎患者应看一些周围治愈出院的病例,相信自己有顽强的生命力,也能像他们一样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若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适,情绪仍没有得到改善,应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心理咨询,或拨打心理医生的咨询热线,寻求专家的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