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定慧品》
四、无住为本
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因为无住,才将能生万法的妙用解释得非常到位。
“无住者,人之本性。”古人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也有“人之初,性本恶”之说。而佛法认为:“人之初,性无记。”所谓无记,就是本身不具备善或恶的属性,随善则善,随恶则恶。如果具足善的缘起,就造作善业,感得乐果;如果具足恶的缘起,就造作恶业,感得苦果。这个能够受报、会下地狱也会成就佛果的,就是生命本具的功能。它没有固定的善或恶,或者说,是超越世间善恶的。
“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佛法认为,圆满的善,就是将世间一切二元对立都当做是空的。不论是善和恶、好和丑,还是冤家和亲人,以及那些刺激、挑衅的语言,都视之为空,更没有仇恨报复之心。换言之,无论遇到什么,自性都不随之而动。你在那里伤心地哭,自性不会劝慰你;你在那里高兴地笑,自性不会跟着笑。你哭的时候,它就显现哭的功能;你笑的时候,它就显现笑的功能。你具足什么条件,它就呈现什么样子。自性本身是不动的,却能随一切境呈现出来。就像开车的技术,车该往左它就往左,该往右它就往右。世间万物的缘起和内在自性有关,但自性又能超越一切相,不受相的束缚。当我们明白心性的功能,那么,你想快乐,就要种快乐之因;你怕痛苦,就赶紧解脱生死。菩萨不怕痛苦,才能倒驾慈航,乘愿再来,在娑婆世界继续救度众生。地藏菩萨能够发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就是因为他的心性具足涵盖乾坤的能量。其实,我们也具有这样的功能。生命非常奇妙,当我们超越凡夫的局限和狭隘时,就会发现,这颗心无论在哪里都能适应。反之,如果你不能超越固有的执着,在哪里都不得自在。现在很多人,要利有利,要名有名,想什么都能得到,就是想安心办不到,因为他的心一直是随境所转,无法自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