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从来都不曾认为,自己是个信徒。
逢年过节在家,母亲都会让我随她拿着气味浓重的佛香对着堂上敬拜,听着母亲那虔诚的愿词,无非都是愿儿女身体健康,前程似锦。自己在一旁只想,如果真心敬拜就能如愿,那世上的很多事情,不就简单多了么?随着母亲敬拜,也只是让母亲心安。因为在母亲看来,拜祖宗,或是说拜了神佛,出门在外,必定都够得到庇护,这是母亲的心愿,或是说信仰,虔诚而质朴。
如果有人问我:你的信仰是什么?我可能会回答:也许是生活吧。只要早晨可以看到晨光,有一杯温热的牛奶,一片可口的面包,下午可以看到夕阳,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或是自己写写自己喜欢的文字,仅此而已。难道我还要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仰么?那对我的人生会有什么用么?有时候我都不知道,信仰为何物,又怎样去坚持一个信徒的虔诚。人说,有信仰的人目光坚定,会毫不犹豫地踏上那条神圣的道路,在困惑之时,都将得到神明的点化,继而能心神安宁,沐浴在神圣的光辉中。
有个朋友曾对我说,佛只普渡有缘之人,也许你跟佛无缘吧,据说有缘人是与佛心意相通的,但界外之人怎能知晓?
也许,我真是未跃出三界之外,未通佛性,未能与佛结缘,注定得不到佛的普渡,或许,我就不是个需要普渡之人。
(二)
那山就矗立在那地平线之上,在山的顶端,禅寺傲立,佛便坐落寺中,俯视芸芸众生。
我曾对他说过,我不是个信徒。来到这座名为“随缘”的山脚下,是为了在一起两年的他。他说,他要上到那座叫做随缘的山,为我们的相遇,祈求一世的情缘。随行的,还有他三两要好的朋友。
傍晚五点,太阳西斜,余晖洒在随缘山上,熠熠生辉,像佛仁慈的光芒。上山的车已在农家旅馆外启动。他兴奋地跑到旅馆的房内,催促我去抢占一个位置,说随行的几个好友已经随其他旅客出门,而傍晚上山的车,仅此一辆。我透过古朴的木窗望向那座山,说,这山,在夕阳下的确很美,我隐约看到了那座寺庙……顿了一会,对他说,其实,我不必非去,我本非信徒。他望了望窗外的远山,用诚挚的眼神看着我说,我知道你不喜欢与众人同行,就算为了我。我点了头。
我们出了旅馆,来到大巴士车前,看到一车脸上带着或欣喜或沉着的一车旅客,我们正要上车,司机大哥告诉我们,仅剩一个位置了。我退了下来,我选择留在旅馆。他看了看在车上呼唤的好友,又看了一眼走到农家小旅馆门前的我,他也选择了留下。
我知道他是多么渴望坐上那辆巴士,带着他的虔诚,去敬拜他心中的佛。而他,为了陪我,只能看着那大巴士车远去,消失在那郁郁葱葱的林木中。回到旅馆内,他坐在窗前,一会儿看看远山,一会儿看看手机里朋友圈里那几个好友在路上的心情,他觉得,他辜负了佛。
六点,好友在圈中说,参拜了神明,内心一片平静。他看后说,那是经佛洗礼后明净的心,七点半左右,他们就该从禅寺浴佛归来了。七点半过,大巴士车还没有到旅馆。八点过,他又刷了几次朋友圈,再没有新的的动态……
(三)
这个夜晚,在随缘佛山,从山顶的禅寺到山脚的农家旅馆,没有了安稳的睡眠……
这一夜,随缘佛山被封,幽静又喧嚣。第二天,网上的报道铺天盖地:在黑夜中沿着盘山路返回的大巴士刹车莫名失灵,飞了出护栏……有人说,那一车的旅客浴佛许愿而归,心净灵明,没有痛苦……
那一夜,他脸色煞白,表情呆滞,一言不发,手紧握着从旅馆门口大妈那里买来的佛珠,一直到天亮。我亦不语,坐陪一夜。
第二天,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回到了的各自家。
从那天一路无言地回到家,他消失了,像随缘山上那缕最后的夕阳,暗淡在了黑夜里。他没有再联系我,而我无论以什么方式联系他,都没有音讯,几次之后,我也隐去了踪迹,换了个地方生活。一年后,我邮箱收到了他发来的邮件,上面写着:我还是很爱你,虽然你不是个虔诚的信徒;我还是会想到你,但今世不会再见你。邮件里还附着一张那天傍晚在旅馆的窗前,他在无意中随手拍下的我站在窗前望向远处夕阳下随缘山的侧面相片。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信徒,但那天在离开随缘山下的旅馆时,我带着自己一颗虔诚的心对着远处的随缘山许了个愿:父母安康,亲友安好,世人安乐。
佛,不渡无缘之人。从随缘山回来的一年里,我每晚都在恍惚中沉入那个密闭空间而又略带微光的梦,清晨都是含泪而醒。我从来就不认为是个信徒,不是信徒,亦无需被普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