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岸见一郎 哲学家
本书以希腊哲学家辩论的形式,进一步阐述了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哲学观点,(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一些心理学、哲学上的观点是反常识性的,与一些常识性的观点包括熟知的弗洛伊德的观点相悖,但是其思想观点却是另一种视角阐述了人生如何获得幸福这一命题,值得阅读。
阿德勒的目的论
阿德勒的目的论与弗洛伊德的因果论以及精神创伤的观点完全相悖,目的论认为: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的人生的是“此时此刻”的你自己,你自己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过去的任何经历包括精神创伤只是一个客观事实的存在,而赋予过去什么意义完全是现在的你的主观选择。包括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愤怒情绪,并不是因为他人对你的冒犯使你产生了愤怒情绪,你的愤怒情绪不是果而是目的,愤怒只是你的目的,使冒犯的他人能够屈服的一种手段,平和的语言交流其实完全也能达到让对方屈服,愤怒只是你的目的、是借口。
一切的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
为了达成“避免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的目的”,才会下定决心去讨厌自己,因此才会去找寻自己身上的任何缺点。并不是因为自己身上有缺点而讨厌自己。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首先不管结果如何,让其树立向前迈进的勇气。
我们“自卑感”不是基于“客观性的事实”,而是基于“主观性的解释”。这与张德芬的这世上只有你自己,没有别人,有异曲同工之处。主观性有一个有点,就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比如把自己的身高看成优点还是缺点,全凭自己的主观决定。“追求优越性”即“希望进步、追求理想状态”。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性本身是常态,不是坏事,某种程度上可以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但是如果把自卑感当成某种借口使用,那就是自卑情结,是不可取的。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等,把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健全的自卑感并不是来自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中的自己”的比较。人与人之间“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无论谁走在前面后面没有关系,我们都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前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如果在意与他人之间的竞争,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的烦恼,因为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胜者和败者。竞争中不知不觉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看成“敌人””。
如果遭到当面辱骂,要考虑一下这个人隐藏的目的是什么,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如果你发怒的话,就会正中其怀,我们不能上任何挑衅的当。但是,如果你压制了争论,彻底认输的对方也会很快转入“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不可能调和了。不是一味的忍耐,“忍耐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一点。”
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态度与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容易陷入权力之争,想让对方屈服,因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意味着承认失败的错误想法。
阿德勒认为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和爱的课题。一个人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就是人生课题。一切的问题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关于爱:阿德勒认为在一起感到苦闷和紧张,那即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而不是束缚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
分离课题与干涉
阿德勒反对赏罚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有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如果没有人惩罚,我也做坏事。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无论是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希望别人表扬或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阿德勒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横向关系。“虽不同但平等。”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一味追求别人的认可,那是活在别人的人生中。把自己和他人的人生课题要分离开来。不干涉他人的课题。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只要考虑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比如,针对孩子不学习,阿德勒主张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加以保护,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课题,在想学习的时候随时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学习,二十努力帮助孩子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阿德勒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针对,课题分离是肆意践踏对方好意的观点,其实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即使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这其实并不是不辜负好意,只是受回报思想的羁绊而已。回报思想一旦存在,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给予汇报这样的想法。这是与课题分离相悖的。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再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上的一种方法。“鼓励”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建立横向关系,说出一些更加真诚表示感谢、尊敬、喜悦的话。人在听到感谢时候,就会知道自己对他人有所贡献。感觉自己有价值,才会获得勇气。
只要存在就会有价值。我们在评价他人的时候,往往会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中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去评价。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找好工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孩子相比较,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不满,从理想形象100分一点点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相反,不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就把他看作是自己,对它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这样的话,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而不是用某种“行为”标准来看待他人。
为了不被别人讨厌,选择满足别人期望的生活活着,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人际关系的王牌我在自己的手里。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作为结果,对方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既不可以去操纵他人,也不能操纵他人。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我们首先是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并能够体会到“可以在这里”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不是整体的中心。阿德勒认为必须依靠积极参与到共同体中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归属感。积极地参与即直面人生的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和爱的人际关系课题,积极主动去面对。思考一下“我能够给这个人什么”,而不是“这个人会给我什么”。
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或者公司能够看得见的存在,也包括那些看不到的联系。如果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把对自己的执着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需要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假如做不到就诚实的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关注自己能够改变的,而不是关注自己无法改变的。
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相信。无条件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果并不想与那个人建立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如果一味担心被背叛,那么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身后的关系。
他者贡献: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做出贡献。并不是自我牺牲。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手段。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能够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进行实践,而不是他人能够为我做什么。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怕背叛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了无条件信赖才能够视他人为伙伴,才能够建立横向关系,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
幸福即贡献感。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做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即可。
甘于平凡的勇气。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阿德勒把人生看成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而不是一条线。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刹那之中。如果人生是一条线,规划人生就有可能,但是我们人生是点的连续。计划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人生就像是每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严谨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阿德勒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为什么茫然呢,那是因为你想要选择自由,也就是想要选择不惧招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人想要选择自由的时候当然就有可能会迷路。所以,阿德勒提出了“引导之星”,作为人生的重大指针。那颗星就是他者贡献。只要有他者贡献这颗星就一定能够有幸福相伴。对你而言的人生意义在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
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
必须有人开始。及时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没有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子。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