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山的故事,海有海的传说,人有人的命运。
――题记
有人说,每个词语的背后都刻着一个故事,每个名字的背后都藏着一个世界。我不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但是从小我却是一个特别喜欢听故事的孩子。各种各样的故事都能够成功的吸引到我,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名人传记甚至奇闻异事、八卦访谈都在我的涉猎范围。故事,对我来说好像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是体味人生的一面镜子。
川端康成曾说过:“什么时候,你能与一个老人待一个下午,饶有兴趣的听完他精彩或不精彩的故事,那说明你已经成熟。”我想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很小就具备了“成熟”这个性格特征。小时候,我总是跟爷爷待在一起,一待就是一整天,因为爷爷那里总有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我总是缠着他一遍一遍得问“狼外婆到底吃掉了几个孩子?”“状元在赶考的路上还遇到了什么?”不厌其烦。所以从小,我就是一个“故事迷”,无论是摔了碰了还是哭了闹了,没有什么是爷爷用一个故事解决不了的。上了小学后,我就喜欢把从爷爷那里听来的千奇百怪的故事讲给我的弟弟妹妹和同学听。就是因为很喜欢讲故事,大家还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做“先生。”不仅如此,那个时候我在班里还拥有一大票“粉丝”,每到下课,大家都聚拢在我的座位周围,期待着“下回分解”。现在回忆起来,这应该是我小学阶段最得意的事情了吧。
除了我的爷爷,我的童年生活中还存在另外一个跟故事相关的人,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按照辈分应该喊他什么。那时,我们总是叫他“讲故事的老爷爷”。他真的是一个很老的老人,深褐色的皮肤,深陷的眼窝,掉光的牙齿和佝偻的背。他的这些特征总会让我大老远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我听村里的大人说,他曾经是一名志愿军,还去打过仗,但是他的一生却过的有些凄惨。他一辈子没有娶妻,也自然无儿无女。他自己喂养了几只羊,整天几乎和这几只羊同吃同睡,那么大年纪了,不舍得他的养饿着,每天还要出门给他的羊割草吃。
我每次碰到他几乎都在他去割草的路上。可能是因为年纪太大了,他的听力很差,但是他却很会讲故事。我们几个小伙伴已经跟他形成了约定,每次看到他我们就欢快的飞奔过去,伸出两只手的食指在他的面前比划,两只手指之间的距离远就表示要听一个长的故事,距离短了就是听一个短的故事。如果我们比过之后他摆摆手我们就知道,他今天累了,要下次再讲。我听过他的很多故事,每一个都让我回味无穷。有战场上无名的英雄,有救死扶伤的女医生,还有充满传奇色彩的战神。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小故事,比如说我第一知道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就是在他那里听到的。每次听完故事,作为回报,我们都会帮他割草。那是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
后来我和童年走散了,也和他走散了。再回到故乡,已见不到那个佝偻的身影,也没有了手指之下的故事。“讲故事的老爷爷”带着他的故事离开了,而他的故事将永记我心间。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这些年,兜兜转转,听过不少故事也见过很多人。每次听他们讲述着自己的那段记忆,有人如饮烈酒,被呛得泪流满面;有人如梦初醒,逞强着毫不在意;有人如品温茶,安然的不疾不徐;有人如痴如醉,依旧的骗着自己……
我在走着,听着下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