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始于2016年末的一个疯狂的计划。
和小罗同学一直嚷嚷着干点儿大事业,于是在一起去了趟漠河找北,乃至差点被撺掇恨不能辞职回家做羹汤,日夜相伴乌苏里江——在漠河开个民宿之后,我俩决定做一件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不常做的事情——我们要去商业蹦极排名第一的澳门塔,再眼睛一闭潇洒的跳下去。
于是乎,在提前两个月的时候,已经将元旦的往返机票和澳门的住宿定好。
可是,在临出发半月的时候,得知小罗同学不能一同前去的噩耗。我这个怂人啊,一个人敢跳吗?不敢,可是机票和住宿均已定好,再问询周遭一堆朋友是否有时间作陪,答案都是否定之后,我讪讪的问了老妈,美其名曰,我都已经安排好,就是为了给她一个意外惊喜。
老妈欣欣然同意,并且非常高兴的张罗行李,乐呵呵地和我出发了。发生在2017年第一天的一个美丽的关于“候补陪旅队员”的故事,在三天的短暂行程中划上句点。
两个月后的今天,收拾房间的时候,妈妈拿出了她的日记本,神秘兮兮的让我看她的大作,粗粗一看,竟然是一首小诗,看字数,再凭着我对老妈文学造诣的了解,老妈也应该是使出了洪荒之力完成了这部作品。仔细翻了几页,除了这首小诗,妈妈事无巨细的将三天的流水账完整记录,大到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观赏的各路景点,小到早饭的粥是否香甜,晚上的床垫是否柔软,满满几页日记,仿佛一下子敲到了我的心坎上。
我能想象出她带着老花镜认真回忆写作的样子,应该是穿着厚厚的棉衣,拿着笔时而托腮沉思,时而奋笔疾书,想到我的时候,应该还会流露出自然的发自肺腑的欣慰笑容。因为镜框用的时间太长有点松,时不时还会从鼻梁上掉下来,这满满几页的日记,推眼镜腿儿的动作,应该至少十余次吧。
看新闻联播的时候,老妈会一边听一边算算我还有哪里没去过,然后特开心的说,女儿你就差2-3个地方没去了,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那兴奋劲儿,仿佛走过了我走的路,看过了我看的景。直到看着这几页日记,才知道原来我,也许有你,或者他她,浪遍天涯,却鲜少带着爸妈。
是不是应该抽自己一下?该打。
他们嘴上会说,去那地方干啥啊,这里公园就挺好。其实你还没开始收拾行李的时候,他们已经考虑带什么鞋,穿什么衣服了。
点餐时,他们总是不饿,心疼你赚钱不易,恨不得一汤一粥就解决问题。上菜后,也会有节制的大快朵颐,露着品尝美味后的欣喜,却再三叮嘱下顿不用如此。
赶路时,他们明明已经很累了,因为你是年轻人,你怎么会体会到老人暴走后的不适呢,即便如此,他们可能不会说,因为打车多贵。直到酒店,躺床上不起,才知道原来看几个景点,年迈的父母也是用了洪荒之力。
诸如此类。
想到带妈妈出去的这短短几日,每到饭点就会为仨菜还是俩菜而争执,虽然每次都是我的胜利,且每次都会小剩几许。因为我想让妈妈尽可能多的品尝到当地的美食,而妈妈,总是尽可能多的想为我省点儿油盐柴米。
浪了好多次的天涯,一只手就能数出来带过几次爸妈。
在爱情里,我们总说,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其实,对于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趁着他们已退休,趁着他们还能自由行走,趁着他们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以及正常的记忆。
也许,你不在身边的时候,几张你搂着父母在海边的照边,就是他们最好的慰藉。直到,父母终于有一天离开你,守着这些记忆,内心充盈的肯定不是悔意,而是感激。
附妈妈的小诗《游澳门有感》
家有小女真孝顺,带着老妈游澳门。
澳门小吃实在多,鱼粥鱼蛋车仔面。
就是价格不便宜,一杯奶茶七十元。
澳门塔儿高又高,胆子大的往下跳。
大三巴里真热闹,拍照留影人不少。
博物馆和大炮台,卢家大屋值得看,
威尼斯人游船多,仿真天空格外蓝。
博士路和议事地,这样路名很好记。
天主教堂真安静,人人祷告很虔诚。
葡京中心很壮观,赌场随处都可见,
还能免费坐大巴,省了俺的的士钱。
现代建筑很奢华,看的老妈眼都花。
争取再活三十年,祖国河山都走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