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

虽然一直觉得历史特别重要,熟悉历史的人好像能够洞悉一切似的,但要自己去读,就会觉得读历史书很枯燥,别说坚持了,读完一本都很难。

去年十月一,发现了宝藏课程,跟着小伙伴们一起,每周一本读来下,发现历史真的也可以很有意思。不仅如此,在我对这几月以来读历史的经历复盘时,发现自己的变化真的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跟小伙伴交流时,也会感受到自己的10倍速成长。现在我读历史已经上瘾了,之后也会坚持读下去。

迷宫之上看迷宫

读历史的女生都会收获大格局思维,看过了人生百态、人间冷暖,个人的视野和格局真的不会在局限在一天天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比如《万历十五年》,作者把这一年作为刀刃,将历史剖开一个横截面,剖析了大明走向灭亡的根本所在,你会感受到事出必有因。当你掌握洞悉这些的方法后,思辨和逻辑思维会更强,会擦亮双眼,前行的道路还会迷茫吗?这不正是站在迷宫之上看迷宫吗?

眼下都是暂时的

生而为人,谁能不为油盐酱醋茶焦虑呢?但这些和苏轼、曾国藩的经历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在《苏轼十讲》中,老师带我们认识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洒脱,感受了“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伤凄婉,体悟到“夜雨对床”盟约的难以释怀。不要把人生看得太重,也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一切都只是历史长河的一隅。未来不管经历什么,内心早已经历过人性蕞黑暗的那片地方,便会以最坦然的心态面对一切。

历史从未曾走远

历史并非过往,历史中的事件依然在今天上演着。或者应该说,人类社会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如果我们能够从历史中获得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想必对我们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当我看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才理解现在推行的一些政策的底层逻辑,在写材料时才能更深刻地将原文原理梳理出来。《潜规则》说是暗黑,其实其中的人际规律也帮我摆脱了对看不惯事情的烦恼,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多了一些预判、少了一些失误。

读历史,我们只需要投入时间,却能够收获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还有什么比读历史更能帮助我们成长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